大学生赖账违约的收益是什么呢?大学生的普遍信用额度都在2-5K之间,绝大多数都不会超过5K这个额度的。并且:
i 如果不是恶意诈骗的话(恶意诈骗不在讨论范围之列),也不会说赊满了5K的帐马上就赖账。一般都是进行了几次消费,还了一两期后,发现还不起了才有可能会开始赖账,这个时候的欠款额度一般都不是满额。
ii 大学生的生活费一般比较稳定,每月家里给的钱基本保持一致,由于某些意外事件短期短期还不起钱的大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赖账,而是转而向朋友借钱来还,等待手头周转;如果是本来就生活费很少但是头脑发热硬是超标高额消费的,属于怎么周转都没用,对于这种类型的用户,平台根据大数据的筛选,给予他们的额度不会高。
20 个回复
kailin li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PoraPoo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
利益相关:银行职员
一、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网上购物平台赊销业务,本质上就是虚拟信用卡,或者说信用额度(毕竟卡都没有了)。不管是谁家的赊销,京东还是阿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基于网络大数据所得出的信用判断结论。
那么既然是大数据,谁家的大数据不是大数据,你以为你上淘宝买点啥只有马云知道?你再看看,你是不是用着马化腾家的浏览器?你是不是用着任正非家的手机?
说真的,最近接触了一个也算是比较大的赊销平台,想要我们帮他的这么多的赊销债权做资产证券化。尽职调查的时候算是明白了:你以为他们都是闭门造车各干各的?你以为马云不知道刘强东给你多少额度?图样图森破啊!
该平台的产品负责人说,为了识别恶意欺诈信用额度的诈骗行为,他们甚至可以识别你最近有没有浏览过类似商品,根据你以往的在线购物习惯和历史(哼哼,甚至不局限于特定某一台电脑的浏览记录),辨别你的赊账行为是否有恶意欺诈的可能。
之所以各个平台给你的额度不一,并非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不一样,而是是因为:
1、各平台属性不一样
这个好理解,同一个人,在卖电脑的平台跟卖化妆品的平台上,额度当然不一样。
2、决策者规划不一样
可能你在某个平台上虽然高频率消费,但是你买东西都贡献到恩格尔系数里面去了,那平台自然就判断你不是高端奢侈品的受众。而如果平台的决策者将来打算要大举进军高端耳机,专业摄影器材等等高消费产品行业,那随便给你个一两千的额度就算数了,因为他并不在意你这个用户的感受。反之亦然。
所以在各个平台之间比较额度差异是没啥意义的,够用就行。
二、
互联网金融抢生意,银行介意吗?介意的
有多介意?将来说不准,目前来说,也就是普通业务多了一个竞争者那么点介意而已。
花呗宝并没有动到银行业的核心利益。
互联网平台的赊销业务最多就是抢我信用卡的刷卡业务。即使是在信用卡的业务上,现阶段的银行也并不十分介意,因为:
首先,我的信用卡目标用户群体跟花呗不重叠。
基本上金融行业与很多其他行业一样,遵循2:8定理,即20%的高端大用户贡献了80%的利润。说实话银行业从根子上就是嫌贫爱富,你一单业务刷50元RMB,跟刷50万RMB我系统跑的数据是一样的,我当然嫌弃你刷的少喜欢别人大老板刷的多啊。
刷花呗的人,一般来说是目前经济实力并不强的,多数是大学生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故而也很难从银行申请到信用卡。但是其实传统银行并不明白的是,大学生是还款信誉最良好的一个群体之一。新型线上平台看到了这一点,做了这一部分市场的生意,也做的不错。
但是试问,当你毕业,工作,拿工资,缴社保,银行看到这些数据之后发给你一张5W额度的信用卡,你还会去刷花呗那2K的额度么?个人认为不大可能。
又过了好一阵子,你出任董事长,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银行给了你一张100W额度的黑卡,你还会刷花呗么?个人认为更不可能。
就像前一阵子的余额宝,很多人认为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很大。但转念一想,如果你有100W,你大概最多放5W在余额宝,剩下95W都会在银行里,因为保险。
如果你有1000W呢?1亿呢?10亿呢?余额宝算个啥,你以为我在乎那年化2%的利差,我根本懒得开通好么!
这个群体,才是银行care的用户群体,如果有一天花呗或者余额宝能把这一部分的用户从传统银行手上抢走,那时候银行会很介意!
再看得更广阔一些,信用卡业务只是银行蛋糕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银行的主要利润并不来自于信用卡业务。所以……现阶段的银行大佬们基本不care花呗这种互联网赊销业务来抢食。
三、
但是,现阶段银行不care并不代表将来也不care。先来看条新闻:
丹麦或将率先迈入“无现金”社会
许多人看到这里,想到的就是“银行点钱柜员要下岗咯”
银行点钱柜员下岗对银行影响很大么?下岗一批柜员银行的业务更顺畅啊哥哥们!人力资源成本不知道节约多少啊,开心都来不及,怕毛啊?
况且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开展智慧银行的建设,主动削减一线柜员的数量。
啥叫智慧银行?看这里:
智慧银行实践助银行网点转型
“智慧银行”让金融服务有趣又高效
但这种智慧银行的推行与丹麦的无现金计划还是有差异的,就在于,智慧银行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柜员,提升银行与客户之间办事的效率,本质上还是“客户-银行”之间的交易关系。而丹麦的无现金化则是撇开银行,在某个特定的支付体系内完成交易。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就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扫一扫付账之类的,相信大家都用过。
曾经我有一次出门没带钱包,一开始非常没有安全感,但是一整天下来,吃饭、购物、缴纳停车费,畅通无阻,根本没用到钱包。于是后来帮人买东西,对方微信转账还钱给我,我也就并不提现,微信零钱包里放着慢慢用,买个什么东西之类的,指纹按一下就OK,感觉很方便。
今天打开来一看,里面还有将近一千块。
如果适用微信支付的商户够多,用微信支付的用户够多,我还提现干嘛?前就放微信里,想花就花就可以了,反正干啥也不需要现金了。那么这个时候,也就没银行啥事了。
腾讯发布业绩报告 据悉微信用户量已达两亿
上面这个新闻标题有误,微信用户已达6.5亿。点进去可以看到,说的其实上是绑定银行卡,也就是使用微信支付功能的用户已达到2亿。
花呗接入40度家线上销售平台,做的就是前者的工作——让适用的商户足够多。
银行怕的不是你赊销做得好,大家都去找你借钱没有信用卡业务,而是怕这个。
开个脑洞,也许真的到了某一天,别说无现金了,无货币都有可能实现了,买卖交易都用全世界统一的信用点,银行也早就成为古董词汇咯。
当然,短时间内这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技术上有难度,更大的难度来自于经济上,倒不是说银行业作为既得利益者会去阻挠(当然这也是一个小阻碍),而是很多经济调控手段难以实现,比如货币发行量的控制什么的。
-------------------------------------------------------------
2015.11.15更新:大学生群体的信用风险
评论里很多人质疑我说学生群体其实信用风险很小的论点,在此展开来详细阐述。
风险其实就是学生借了钱不还,原因其实跟所有的违规违法行为都一样,无非就是两点:
1、违规所收获的收益高
2、违规被惩罚的成本低
大学生赖账违约的收益是什么呢?大学生的普遍信用额度都在2-5K之间,绝大多数都不会超过5K这个额度的。并且:
i 如果不是恶意诈骗的话(恶意诈骗不在讨论范围之列),也不会说赊满了5K的帐马上就赖账。一般都是进行了几次消费,还了一两期后,发现还不起了才有可能会开始赖账,这个时候的欠款额度一般都不是满额。
ii 大学生的生活费一般比较稳定,每月家里给的钱基本保持一致,由于某些意外事件短期短期还不起钱的大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赖账,而是转而向朋友借钱来还,等待手头周转;如果是本来就生活费很少但是头脑发热硬是超标高额消费的,属于怎么周转都没用,对于这种类型的用户,平台根据大数据的筛选,给予他们的额度不会高。
基于以上两点,姑且将5K打个七折,算作3.5K的违约收益吧。
很高么?我觉得并不高,但是收益高不高,还是要结合成本低不低来看的,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大学生的违约成本吧。
违约成本:
1、人际关系成本:相信用过花呗而有意无意有过逾期(哪怕是不小心忘了还款一两天)的朋友,应该都体会过花呗催收的手段吧?
先电话找本人,然后电话你的朋友圈:你申请额度时注册填写的其他联系人/与你有过网上金钱往来/同一院校的同学朋友/学校学院办公室辅导员,等等你的周边朋友,都在他们电话催收的目标范围之列。
虽然我觉得这招很贱,只不过逾期那么一两天,没必要搞得满城风雨全世界都知道,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招很有效。因为大学生始终是处在社交关系内的,并且学校里的兄弟姐们的情谊非常珍贵,很少有人愿意顶着周围“这个人借钱不还”的眼光继续赖账下去的,对于将来生活学习会造成很大困扰。
2、发展机会成本:读大学主要目的还都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谋个好出路,基本都是想要考个公务员,出国留个洋,进个好公司之类的。如果在校期间赖账的记录写进征信系统,很可能这些都无法实现了。更甚者,必要的时候,赊销平台的校园驻点人员会找学校教务处,你的档案都有可能被抹黑。
也许你说我以后进小公司不用看档案,或者说自己创业总可以了吧。
没错,这样的话你找个工作是没问题,那接下来呢?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信用卡我就不说了,毕竟也还是有人没信用卡一样生活的。那你总归要买房子向银行贷款吧?将来有钱了都想出国旅个游吧?成立个公司发展好了将来要融资吧?对不起,你的征信/档案污点记录决定了这些都不可能发生。
看完收益和成本,你说为了3.5K的收益,这么大的成本值得么?
就算是年轻冲动问题想不清楚,一通电话打给学生的爹娘,利害关系一说,基本上99%都会代为还款,并且不仅仅是还当期欠款,而是立即全额还款。
对于爹娘来说,花个区区几千块(说“花”还不准确,你这个钱本来就是欠别人的应该还),换取免除抹黑孩子征信/档案的机会,实在是一笔太划算的交易了!
至于为什么早年银行发展大学生信用卡的时候,数据比较难看,个人觉得有这几点原因:
1、盲目发卡
答主本人在大学时候也办过信用卡,给了我2K的额度,当时算是比较高的了。但是当时办卡的人员审核了我什么呢?只把我的身份证和校园卡拍照就OK了,没有验证我的任何其他信息。
后来工作之后进了银行才明白,银行营销人员管你风险不风险,只要符合条件,根本不会主动审查其他风险点。因为考核机制就是这样,发卡发出去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将来发生了逾期,跟我没有关系,因为我的营销信用卡行为完全是按照行内指示的那些条条框框去做的,服从命令耳。
盲目发卡,在畸形的发卡量考核机制下,完成发卡量的业绩就是最终目标,而不是考虑风险和收益。
2、风控落后
就像上面所说的“花呗催收”,银行是不会做的。逾期了就逾期了,坏账了就坏账了,并不是某具体人员的责任,我按照我的工作流程做完了1234条步骤就OK了,剩下的不关我事。
3、技术落后
没有网络大数据的支持,碰到一个人就问“同学,办张信用卡吧,送水杯哦”,没有区分优质客户和一般客户,更没有任何风险偏好的选择,必然是失败的。
暂时就这么多,想到再补充
打杂大人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花呗和芝麻信用野心远大于白条。
他们不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白,而是为了颠覆。
上面几个高分答案都对,但是那些小缺点都是可以在后期一次填平的,现在故意露出破绽让银行和竞争对手安心而已。
秦拾荒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好吧,接入这些有什么影响,当然是套的渠道变广了啊,淘宝死店铺,但是美团大众点评什么的不死啊,而且你情我愿。说实在的,公司要上市,需要数据,大众点评上一个小店,一个月套400万花呗,大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们需要数据和活跃用户。不过美团这个月死了,阿里合作中断了,之前套的也爽,一笔撸空,花呗也不管你,美团也不管你。当然你要是作死不还,后果自负。
未来信用会逐步扩大,现在影响有限,所以不建议走这样渠道套出来不还,因为你也弄不出多少钱,最高也就是三万,为了这点不值,不过你要是学生,真的急用钱而没有渠道啥的,可以临时用这个渠道,而不要去找黑中介。手续费找学校附近的店铺谈去就是,总比黑中介低的多。
现在这个高度通货的年代,富人亏穷人也亏。唯有高负债的人是赚的
朝云飞亦散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真正能颠覆信用卡的将是如下的使用情形:
用芝麻信用作为征信依据在线发卡——全场景扫码消费——免息还款期——银行充值还款
这样一来还有银行啥事?还有人行征信啥事?甚至还款的钱平常都放在余额宝,你让我银行干嘛去?
至于京东白条,现在已经深深触动了银行的利益
京东白条之前大搞特搞的24期免息还款,让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毫无招架之力
再加上可以用信用卡以贷还贷的模式,把不良的风险敞口尽数转嫁给了银行
故而招行交行已经关闭了信用卡还京东白条的接口
很多人一直在说支付宝如何如何方便,恨不得银行今天全部倒闭被支付宝完全替代
我只能说——naive.或者进一步说——愚昧
等到支付宝一家独霸天下,占领线上线下的所有消费支付渠道,必然缺乏竞争,最终还是消费者吃亏。支付宝现在的一家独大已经决定了很难有更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与之抗衡了。
没有竞争,哪来的实惠和利益?
有人说我吃饭选择用支付宝而不用信用卡结账是因为支付宝有9.5折
你以为这0.5折谁出?你以为等支付宝形成了对信用卡的绝对优势以后还会给你出0.5折?
所以为啥11月初银联钱包大肆搞活动,为的就是把一批持卡人重新拉回到线下刷卡支付的渠道
紫色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看了几个回答,都在讲额度,讲不能给信用卡还款。
我只想说,你们想的太简单了。
蚂蚁要做什么,要做中国的个人信用评级机构,而不是简单的信贷。
检票了,有空再更新。
9.15
这一空空了两个将近两个月,倒不是因为忘了,只是感觉关注的人不多就懒得再编辑了。
我有预感,不出意外的话蚂蚁金服未来20年的影响力绝对不比现在的阿里巴巴差。
未来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比现在更加看中个人的信用情况,小到你买菜,大到买房移民,指纹虹膜扫一下(或者什么更先进的身份识别系统),直接就可以带走商品,取得贷款,拿到签证,所以店铺彻底自动化,上街什么都不用带,找工作,升职,医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评估你的个人信用状况,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庞大的一个社会性国家性工程,谁来做?
有人正在做,蚂蚁金服。
看到他的野心了吗?覆盖全民的信用评级,现在的你离开淘宝影响不大,未来你儿子你孙子,再也离不开蚂蚁金服,你说他的野心大吗?
我们现在在走FICO的路,但是目标比FICO更宏大。
所以总结来说,蚂蚁根本不在乎现在多少额度,或者和信用卡比有没有优势,蚂蚁根本不care这些,他要走的是星辰大海,你们只看到他的一条小溪,眼光向前看。
其实我啥都不懂,上面其实都是编的,哈哈哈哈。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京东白条却不一样,固定有一个月的免息期,可以用信用卡来还款,因此它是和信用卡配合起来使用的;
因此,除了方便不便于办信用卡的人之外,看不出花呗的优势,而京东白条根本就没想过与信用卡竞争,因此也就算不上是花呗的竞争对手。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花呗是芝麻信用的一把利剑,花呗是为芝麻信用做渠道的,开放出去可以收获更多数据。
目前芝麻信用数据获取渠道不多,开放花呗可以掌握你更多的数据,综合起来芝麻信用就越有价值。
蚂蚁金服有网商银行,花呗这网络虚拟信用卡分分钟可以配上实体卡,但步子跨大了会扯蛋,其他银行又跳出来反对。
独立出来的支付宝,或是说蚂蚁金服这个公司,未来不会比阿里巴巴集团弱。
这盘棋,有意思。
-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至于花呗,有信用卡的话个人不会考虑用它,它应该该是比较方便没有信用卡的学生们。
---------实验结果新更线-------
京东白条支持信用卡还款,第一期免息期长达80天。
7月19日购入,8月19日恰好是信用卡账单日后的第一天,10月6号才还这笔款项。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现在我知道有什么用了,支付鸨!
kysida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雷泽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再进一步,芝麻信用分也可以向第三方开放,那就是一整套征信,如果说花呗还只是个信用卡,芝麻信用分的野心就大得多了。
京东白条,只可以在京东上使用的网络信用卡,有可能会向第三方开放。
普通信用卡,单卡开卡成本是100元甚至更高。也仅仅是一张信用卡,增值服务有,除非是高级vip,否则增值服务极少。
James Swineso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lawrencelee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对信用卡没影响。
我实在想不出对信用卡有什么优势。
姜饼ma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达文西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注意是有保障的),其实不管是哪行哪业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扩大的客户,最低的手段就是类似于饿了吧还有美团外卖的这种砸钱模式.回归主题,中国借贷扩大客户方面一直面临着好多问题,比如最大的就是信誉,中国对于小型借贷的法律保护是不健全的,所以在扩大借贷客户的范围同时面临着高风险,所以如何开发隐藏的有保障的客户才是小型借贷的出路,花呗解决的方式是在有巨大交易量的淘宝入住,意味着同时获得了信誉的庇护所、以及基于淘宝用户这个广大群体的开发,只能说一个巧,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方法不是那么难想,只是对于中国法律不健全的借贷来说,手续太多,就像你住街头不需要登记,第一次住五星级旅馆,要各种证件一样,但在庞大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只是时间问题,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这种模式出现的这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