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ChipsetS 白米Ⅲ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20 个回复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2015,每产生100美金的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等)交易,就有11.76美分损失在欺诈上。看看美国的曲线,一路增长,而世界其它地区的损失相对稳定的多。2016年,全世界信用卡欺诈的损失规模是247亿美金,美国占比47%,从这个角度说,美国是世界上信用卡欺诈最泛滥的国家。相比中国,2016年银行卡欺诈的规模是62.18亿人民币,占比不到4%。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美国的信用卡更安全呢?因为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根据Fair Credit Billing Act (FCBA), 如果消费者在欺诈发生之前挂失了自己的信用卡,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如果挂失在两天之内,消费者损失最高为50美元,之后可能达到500美元,如果60天还不挂失,消费者可能承担所有损失。所以,信用卡丢失以后第一时间挂失是重中之重!只要挂失,你就没有任何责任,也不会产生任何损失。
消费者不承担损失,谁来承担呢?发卡机构,商家以及ATM机的所有者。我们大家都应该同意,相对于个人,发卡机构和商家更有能力预防信用卡欺诈,而法律将责任置于发卡机构和商家,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越大,所以责任越大。我认为,这一点值得中国信用卡系统好好学习。美国的大型发卡机构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处理系统,自动监控每张信用卡的消费习惯,如果发现可疑交易,就会有人工介入,防止欺诈。
一个单身狗,突然在女式内衣店消费,可能是在努力脱单,也有可能是信用卡欺诈,很可疑,需要介入。这不是银行对单身狗的恶意。
一个5年之内都没旅游过的账户,所有消费都在billing address方圆50英里,突然在离家300英里以外产生了一笔消费,可能是宅男转性,也可能是信用卡欺诈,很可疑,需要介入。这不是银行对宅男的嘲讽。
一个月消费2000美金的账户,突然花20000美金买了一个充气娃娃,可能是撸者的消费升级,也可能是信用卡欺诈,很可疑,需要介入。这。。。好吧,银行确实有点事比。
最后,我总结一下,随着实体消费的下降,以及EMV卡,即芯片卡的普及,伪造卡的欺诈越来越少,网络欺诈CNP(card not present)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身份盗窃,即获取你所有的身份资料,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新卡,恶意消费。这种欺诈在美国越来越猖獗,需要新的预防措施。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美国信用卡并不安全,你以为全世界互联网上流传的那几十万张黑卡是哪来的?只不过美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准比较高(大奸大恶之徒都在华尔街),在漏洞百出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一个很健康的状态。同理,中国城市的环境卫生还过得去对吧?你要是把中国人全换成印度人,随地大小便的人数立刻增加一万倍。
社会工程学教材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美国信用卡相关的
有一次,我与汉瑞(Henry)和他父亲坐在一家餐馆。谈话中,汉瑞责怪他父亲把信用卡号像电话号码一样随便泄露给别人。
“当然,买东西时必须使用信用卡号,”汉瑞说。“但是把你的卡号告诉一家商店,并让他们记录下来,那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只在音像工作室这么做过,”康克林(Conklin)先生说,“但我每个月都会查看我的维萨卡记录,如果他们多收费用,我会知道的。”
“当然,”汉瑞说。“但他们一旦知道了你的卡号,别人就很容易弄到了。”
“你是指不怀好意的店员么?”
“不,我是指任何人,不仅仅是店员。”
“你在信口开河,”康克林先生说。
“我可以现在就打电话,让他们告诉我你的维萨卡号,”汉瑞立刻大声回应道。
“不,这不可能,”他父亲说。
“我可以在五分钟之内搞定这件事,就在你的面前,连桌子我都不会离开。”
康克林先生看起来有些紧张,他自己感觉到了这种紧张,但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急促地说,并掏出钱包拿出50美元甩到桌子上,“如果你能做到你说的话,这是你的了。”
“我不想要你的钱,爸爸。”汉瑞拿出手机,询问他父亲是哪一个音像店分店,然后打电话给查号台找到分店的电话号码。“我这儿有一个你们的客户,想租《教父2》,但他没带租片卡,你能帮我确认一下他的信息吗?有过期未还和欠款记录么?好的,很好。我手工给他登记一下账户,计算机故障恢复之后再录入数据库。而且,客户还想用在你们店使用的维萨卡(Visa)付账,但他也没带。他的卡号和有效期是多少?嗨,谢谢帮忙,回聊!”
汉瑞一支手在耳边拿着手机,另一支手在餐巾纸上写。打完电话,他把餐巾纸推到瞪着眼睛、张着嘴巴的父亲面前,可怜的父亲看上去完全震惊了,似乎他的人生已被完全颠覆。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中国大陆的信用卡是对银行安全而不是客户安全或者金融整体安全。
即美国联邦法律规定信用卡盗刷用户承担至多50美金的损失,剩下全部银行兜底。(实际操作也没谁纠结区区50块,几乎所有银行都是直接客户0责任)
而大陆的情况完全反过来,盗刷事件由用户给银行兜底。(即便是银行经理为了冲任务强行偷偷给客户开卡后转售出去套现,也是用户先赔钱给银行。去公安法院折腾几个月,甚至银行经理都被抓判刑之后钱才退回来)这类新闻太多我都懒的举例了。
硬要说哪种模式对整体金融更安全的话,责任在银行的模式更加安全。因为银行掌握的信息和资源远多于一般人。必须迫使银行有动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才能最有效的降低整体金融风险。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是安全,我billing address把St 写成 St.被Amazon锁账户怀疑盗刷,花了一个星期到处打电话发传真传账单才解锁,这样能不安全么……
信用卡确实不用密码,签个名就走。这是基于把每一个客户预设成好人的方法,但是一旦你表现出一点异常,就草木皆兵。
国内正好反过来,也没什么不安全的,就是把一部分保证安全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而已。
诶呦卧槽,刚注意到4年前的问题,那不好意思这语气奇怪了点,就不改了,题主多担待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美国信用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了。
国内的信用卡如果只在国内用,是极少出现伪卡的(也就是磁条信息被盗取,犯罪分子做一张新的卡片出来刷你的卡)。但是同一个银行的卡片,在美国刷卡后出现伪卡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什么呢?
首先,国内芯片卡基本已经普及了,芯片卡就目前来讲几乎是不可能被盗取芯片信息的。
其次,国内刷卡大多要密码的,这一层保护还是很重要的。每个银行也都有自己的风险管理措施。就算小额免密,也是有金额限制的。不信你在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商户连续刷10笔免密交易你看银行会不会给你打电话?
再说卡片安全码有效期这些问题。国内网站要求安全码有效期短信验证码身份证卡号全部正确才能用卡。美国呢?卡号有效期就够了。你竟然给我讲它更安全?
那国内有些老大妈把卡片啥啥都给人家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还有把银行卡密码直接写卡上的。这样你也要银行赔?
更新一点,以下数据有同比放大或缩小,毕竟行业内问题。一个发卡量100w左右的银行,最多有5w张卡在美国用。国内一周一般1张伪卡顶天了,美国差不多能出10-15张。因为美国走万事达或者visa线是基本不需要密码和芯片的。说中国银行不给赔嘛,我没接触过这一块我确实不敢乱讲。但单就信用卡的使用,中国绝对是比美国安全的多的。 @紫微星斗 所以并不是你说的不安全的地方要装更多的防盗门。
中国的信用卡风险很少是来自与伪卡盗刷,而是卡片安全码有效期密码等信息的泄露。美国有人敢找黑中介办卡吗?中国呢?中国很多信用卡风险来自于找黑中介办卡的。他们把自己的资料给中介,中介把他们包装成一个高大上的成功人士,然后申请高额卡片。但是这些黑中介往往掌握你所有的资料。经常出现黑中介冒充办卡人挂失卡片要求补寄然后盗刷的。难道这怪银行??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前面有人回答美国没有复制卡,我觉得显然是有的,不然我卡还在我身上,怎么被盗刷呢?注意,两次都是在刷卡机上盗刷的,而不是靠卡号和有效日期什么网上购物刷的。
两次都是银行先发现的,都发现在交易后两天内(但是不是实时,所以交易是完成了的)。一次是一个designer shop买了几千刀的衣服,外加那个店附近两刀的饮料,一次是一个宠物店买了一百来刀宠物用品。我每个月会仔细读信用卡账单,所以如果月底了银行没发现我也会发现。第一次是银行直接打电话给我说有疑似盗刷,让我确认是不是我刷的。我说不是,然后银行直接第二天给我寄了张新卡。我不承担任何损失。另外一次是银行发短信发邮件说有疑似盗刷,然后让我仔细查看交易记录,有问题点dispute。然后也是第二天给我寄新卡来,我不承担任何损失。
不知道银行用啥算法查盗刷的。不过国内信用卡没听说过这事。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银行就会马上把钱返还给你,什么也不问,可能还会给你寄个新卡。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内,你们觉得追回来的几率会多大?就算能追要浪费多少时间填多少证明?在这个问题上,国外银行真的是把国内银行甩了一百多条街。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中国一笔信用卡交易收费0.78%都被骂
不见淘宝信用卡付款加收1%
美国日本这种连5%+的都有...当然可以花一笔钱去买保险来承担被盗刷的损失...呵呵...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第一种,持卡人泄露密码,可能是输入密码的时候没有进行遮挡、大嘴巴给人说出来了、密码被钓鱼网站、恶意软件非法窃取等等,信用卡密码的保管至关重要,如果确实是从持卡人这里泄露的话,那么银行是无需担责的,而银行系统的优势在于,制度化的管理可以证明他自己没有泄露(确实没有泄露的前提下)。
有一个重要的密码恶习一定要在这里说一下,给大家提个醒,就是密码保管随意的问题,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相比我们更多,对他们来说夫妻的所有财产都是共同财产,一家人的卡一般都会用完全一样的密码,不一样的密码两个人也全都互相知道,我第一次获准知道这个等级的秘密是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也就是说至少有三个人都知道我们家密码,而对于密码保管来说,泄露的概率大大提升。如果有类似情况的家庭,务必注意下。
从密码的角度来说,多人持有密码的一个安全措施就是分部持有,比如六位密码,夫妻二人,一个人拥有前三位,一个人拥有后三位,并且互相不知道对方的三位。好处是任何人的密码泄露都无法造成整体泄露,同时任何人对共同财产的处置都必须经过对方的完全认可。坏处显而易见,非常麻烦,而且进行密码持有人数扩增很不方便,另外我国的个人账户是跟个人绑定的,也就是说这个人拿着自己的身份证一样可以重置密码,因此这种方法需要两个人无条件的相互信任与理解。
我个人比较倾向的密码保管方式是,夫妻二人各自持有各自的账户密码,同时讲绝大部分储蓄资产存在各自持有一半密码的账户里。根据日常开销以周、半月或者月为单位,确定三类账户存款比例。非常重要的资产购置、投资行为都要从共同账户里进行支出,比如买房、买车、投资炒股、基金、医疗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较重要的决策是在双方都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还有利于推进双方的理解与沟通,最重要的,可以保证家庭大额资产的安全管理。额外的有个小帮助就是还会激励你更加努力的工作、更理智的进行理财,扩大自己的小金库,比如给爱人挑选礼物的时候,从自己小金库里支出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会注意不要太过奢侈的花钱以致影响到日常生活。比如我觉得花两三个月,攒钱给老婆买一个小礼物,保持恋爱时的那种独立财政和为对方付出的感觉~
撤了一大堆的,回到信用卡安全的问题,第二种泄露的可能就是银行这边,但是烦请各位擦亮眼睛,首先银行是不会针对你一个人泄露密码的,制度决定,数据库化的管理,如果真的发生泄露,必然大批量的泄露,然而国有银行是国有资产的重点投资,居民合法存款直接涉及到社会安定与国家安全,说外国银行赔钱就安全的可真不敢恭维,刑法171条之一,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刑法修正案(五)专门增加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植物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银行这里出问题了,必然一查到底,你大可放心,因为损失的一定是大面积用户,银行自己都会报警的,公安机关一定介入。同样的,在制度化的运作模式下,没有内部人员泄密,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用户密码泄露事件。这也是为什么银行总不赔钱,不是它地位多么多么高,而是他几乎每次都可以自证清白。
需要说的一点,如果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平台被脱裤,用户密码泄露,导致信用卡盗刷,银行是非过错第三方,依然不用赔钱,你需要找谁呢?当然是警察蜀黍啦~然后请个律师告诉你该怎么办,怎么追回自己的财产,不是随便说说的,还是要请专业的法律人士来解决。
那么银行领导授意下的用户信息泄露存在不存在呢?还是有过这样的案子的,我在《今日说法》看过一个案例,尽管在制度上某个个人是无法接触到用户密码的,但是考虑一下,你是一个500w存款的大客户,这个小银行的行长非常重视你,亲自为你服务,同时向你表示,愿意为你专门进行投资管理,你可以随时查看账户情况,唯一的事情呢,是你需要授权他密码,看到了嘛,密码在这一步就拿到手了,这个行长通过一通操作的手段,悄悄将用户存款进行转移,最后用户发现的时候钱没啦,而且蹊跷的是,银行方面告诉他你是被盗刷的,自己没有保管好密码,因为我们在系统里查到的交易从来没有异常,而且全都是通过密码操作。那怎么办呢。。。?还不是最后警察蜀黍查到了。
所以,在制度建设上中国信用卡安全是绝对高于米帝的,这个没毛病,密码就是比非密码安全。关键在于用户怎样保管好自己的密码,我们真的面对的潜在犯罪威胁太多了,提高安全意识非常重要,除了我在上面说到的分部密码保管的方式,还要注意,大额银行卡不要绑定网络交易平台,平时输密码的时候进行遮挡,银行卡不要到处乱刷,密码不定期更新,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邮件,自己泄露密码自己负责,网络公司被脱裤导致密码泄露网络公司负责,银行系统泄露银行负责。
信用卡被盗刷,
第一件事找银行挂失。
第二件事找警察报案。
第三件事找律师咨询。
别动不动就要银行赔钱,银行每年给律师掏那么多钱不是傻子,人家会搜集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你在找银行要求赔偿损失前,务必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说不定还能弄下来一个行长呢是不是~~~
ChipsetS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因此此处说安全可以理解为不是指的你的卡,而是指你的钱以及时间。
盗刷讲道理比国内更严重,但是盗刷了又不用自己管,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银行告知的,就算是自己核对账单出的问题也是电子邮件告知一下银行方面,剩下来的核查等就是银行那边的事了...
另外在美国个人签名的效力比中国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或者说已经没法用倍来衡量了(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国外首先卡不会被复制盗刷,除非卡丢了。而且被盗刷的钱往往会由银行赔偿。
另:国内虽然也说用无密码支付被盗刷了由银行负责,关键是,你真以为中国这样的环境,你和银行打官司能得着好吗?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先说安全感。刚办的CSP(chase蓝宝石)条款里写了,180天之内发现任何盗刷行为,可以上诉然后退钱,给你挂失,重发新卡。所以说作为客户,安全感爆棚,完全不担心自己的卡被复制或者盗刷。
前几个月有一次,我发现自己的卡刷不出去了,给银行打电话,chase说我们觉得你的卡有被盗刷复制的可能性,于是暂停了你的卡。因为我有一笔在福罗里达的停车款交易,(本人常年在费城)。这就可以看到,你的信用卡处于银行系统的监管下,并且出现问题可以退款,不担心损失。
再说体系。不知道国内用户是否知道,美国信用卡刷卡不需要密码,只需要签字,而且签字就是意思意思。我每次都是画圈圈,嫌麻烦。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防伪措施。网上付款也不需要优盾网银什么的,只需要卡号,卡有效期。也就是别人都不需要偷走,只要记性好,看过你的卡,就可以买东西了。简直不安全的可怕。并且,消费后没有像国内卡那样的短信提醒,所以很可能被盗了都不知道。
至于自己买了东西跟银行说被盗了这种事我没做过,也不知道会怎么样,银行怎么不赔死这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只要我确认指出某笔被盗刷,银行就会承担损失,补我一张新卡。
所以我刷卡从不皱眉头,掏什么手机?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不同网络有不同的手续费费率,一般常识中认为的AMEX最高,费率大约在2.5-3.5%左右(看商户规模有浮动),所以很多华人小店不收AMEX。
实际上Visa signature,infinite; mastercard word elite手续费更高。。。
去年costco从amex换成visa, 据说"visa基本没有向costco收手续费"
然后美国银行间结算比较慢,一般要3个工作日。 所以银行大多数时候能把钱追回来。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综合来说一下个人主观想法吧。
第一,美国银行银行系统相对于国内来说确实更加先进。这个先进并不是技术什么的,而是相对于所有税务,信息等系统综合性关联等等。
要查账银行也方便
所以被盗刷相对来说追回比较容易。
第二。美国的保险业更发达。
如果出现了盗刷,真的赔付是相对及时和简便的。
至少比国内方便很多。
第三。信用卡在中国无论现在规模多大,始终是一个新事物,认知度,普及度等等真的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
所以国内的风控比国外严格是好事。
那我们反过来看这个问题。
美国的信用卡体系比国内的安全?
我觉得是,因为他的配套系统,保险。账务,追偿,使用,知识普及比国内好,所以他才敢把风控或者说使用门槛,简便性放低。
至于说盗刷,现在说真的做内料的基本都在作死。
大家都在做外料。那么中国的信用卡被盗刷,无法追回,或者追回难度大的部分也应该都是在国外被盗刷。
既然在国外。。。。那么芯片卡什么的其实都不怎么有意义,因为第一是降级交易问题。第二是国内的手机卡容易内外勾结补卡,或者用其他设备做拦截料。。。
所以说安全问题,还是多多普及国内信用卡安全知识吧,做到卡不离手,刷不离眼最好。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国内的话,我也被盗刷过,你猜能不能把钱要回来?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2 美国不用密码是历史遗留问题,刚普及信用卡的时候根本没有一系列信息系统支持密码
3 美国法律强制发卡行赔付,其实国内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盗刷也是赔付的
4 关于v和m的风控系统,v做的一般般,和国内行做的也差不多,m的就是垃圾,真的不忍直视。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而这带来的后续的问题和处理时间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所以还是尽可能的选择PayPal或者支付宝这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