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朱飞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mo mo 白米Ⅲ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3 个回复
朱飞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微粒贷“直接”查询个人征信信息不算违法,属于产品流程设计上的缺陷,它按一般的互联网产品去设计,忽略了金融产品的复杂性,未做到对金融风险的明确提示。
当然,也许微众银行是有意为之,只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贷款用户转化率而故意弱化了风险提示了呢?!因为根据新金融Club的报道,截至2015年12月末,微粒贷共开通白名单客户2034万人,授信客户352万人,授信金额757亿元,累计66万人在线贷款128.17亿元。简单相除可得,微粒贷的用户转化率并不高--授信转化率为17.3%,贷款转化率只有3.24%。
另一方面,这起事件还反映出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截至目前的脆弱性。微粒贷最信赖的还是最传统的央行征信报告,答案只有一个:互联网大数据征信还远未达到可依赖的地步。即便强如腾讯,只因在最核心的涉及到金钱的电商交易数据上存在短板,也不能从海量的社交数据(QQ和微信)分析中做出有效和高效的决策。
PS:过多的非银机构贷款记录上征信报告当然有影响,至少在银行贷款仍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是这样的,这会导致银行贷款机构看轻你的信用,因为在正统观点看来,人总是在银行贷不到款才会需求其它社会融资渠道。
详细内容请查看文章微粒贷"偷查"信用记录背后的产品设计和网络征信误区--百度百家 的论述。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mo mo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