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vczh 白米Ⅰ级
tony 白米Ⅲ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20 个回复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比如网上购物明显阿里系一家独大,为什么腾讯,百度还往里面挤。明明市场份额不多,还要往里面挤破头。他们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打败淘宝,而是等待淘宝失误,只要淘宝一犯错。马上他们就加大投资力度。快速占领市场。微信支付同理。明显看的出来微信支付的发展进度比不上支付宝的,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想超过支付宝。支付宝做什么,他们抄什么。你吃肉,我喝汤。等你的东西被我抄光了,你的产品优势就少了。所以你就不得不发展。发展是个好东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一但你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就对不起了!!
大哥!!嫂子我会好好照顾的!!!
他们是森林里面的狼,只是在背后默默的看着你,逼着你前进。你一旦犯错,尸骨无存。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首先,我不知道题主背景里说的市场份额是微信,这一数据是哪里来的?我存疑。
任何一个产品,一旦成型,后续发展其实就靠运营了,这里包括它的业务运营,和产品运营。
之前,我们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有长时间的打交道,
支付宝给人的感觉,属狼系,进攻性强。
他们的目标感觉就是掐死市面上所有的竞争对手,最大的提升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包括掐死微信支付。
而微信支付,给我的感觉,属佛系型。
它们压根没有掐死支付宝的想法,顶多没事讽刺几句,估计也知道一时半会自己没那个实力。
颇有点,“反正我存在了,反正你也杀不死我。”
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支付宝养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专门对接各合作商的支付运营。他们招聘专业的人去想活动,想玩法,想排期,想拉新,以提升它们的市场份额。
因此,如果你是支付宝的合作商,
你会看到,支付宝的人动不动就会问你,你们最近有什么活动啊?有什么规划啊?
我们打算做个什么活动啊,预算xxx啊,
能不能把我们收银台置顶啊?把微信折叠啊,
巴拉巴拉......
而微信支付呢?
哈哈哈,压根没人管这些,放养状态。
然后你就去问它们:“支付宝活动玩的飞起,你们是不是也要有规划啊?”
他们回:“我们没有那么多人专门去对接你们,你们只是我们一个合作商,我们还有几千家了,包括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中国移动,等等。”
说的好像支付宝就只合作那么几家似的,
我只知道,这句话,支付宝是说不出来的。
再举个例子,支付宝在某些风险领域,胆子极大,敢于当第一只螃蟹,但微信就不是。
(这也是我极其佩服这个产品的一个原因)
虽然私下里,其实他们是互相看不起的,
但给我的感觉,很多领域和机会,微信支付在等支付宝先踩坑。
比如,大家平日开各个产品的会员,会有个免密支付。在很多领域,针对那些时间很长的免密支付会员(比如一年),支付宝是愿意合作免密支付的(这块确实存在一定法务风险),但是微信就不愿意。
有人就不明白了,去问微信支付,
“你们有意向合作这个免密支付吗?大概可以给你带来xx市场份额”。
他们把大饼画的比花儿还好看。
微信支付继续佛系:“我们不考虑,我们不是支付宝,不是什么活都接的。”
但是,以我观察到的经验,如果这块市场成熟,支付宝蛋糕吃到了(赚到钱了),微信支付并不会持续傲娇。
腾讯的一贯作风,哈哈哈,
比如最近很火的吃鸡游戏,网易荒野行动火了,腾讯就招一个300人的团队,三班倒(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互联网三班倒),势必要跟上。
之所以对微信占大头这个数据存疑,
你可以去问下你街边的商贩,平日移动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谁的使用率更高?
我在好几个省份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微信支付,
可能不同城市有略微差距,比如,广东省可能微信比例更高。
总结下就是,一个是当专业来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个是当副业来做,所以,谁赢的可能性更高?
不过评论里有人也指出了,不管如何,凭借微信社交优势,微信支付还是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说的很对。
既然谈到这个话题了,顺道二者都夸下,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风控,确实牛逼,吊打市面上其他同等产品。有时间,我回答一个支付宝微信风控的问题。
供参考。
----------------------------------------------
果不其然,前几天,微信联系我们,
上次说的那个免密支付,我们可以做啦。
咳咳。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支付宝居然落魄到要追赶微信支付。
问题被修改过,后来的不要喷那么早。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假如,有一次支付出了问题,想要联系客服,或者你的钱急需转账到银行卡。
支付宝有人工客服协助你解决,而微信谁能告诉我人工在哪里?每次都要发邮件然后等3个工作日?
支付宝大多数时间都是两小时到账,实际就是十几分钟,最快几分钟,而微信呢,当天到账,最快也要几个小时吧
。。
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钱在支付宝里让你感觉还是自己的,而放到微信里,有时候它在哪里你都不知道╮(╯_╰)╭
————————————
感谢很多人指正微信有人工电话客服
但是,相比支付宝,微信的藏的够深,如果在线人工和电话人工,我想还是在线方便吧。
再说了,遇到问题了本来就着急,还要自己掏钱打电话给你?别闹了→_→
如果没说错,那个微信人工电话客服就是财付通的客服吧?这就相当于支付宝的问题,让你打电话给阿里巴巴客服一样喽~
vczh 白米Ⅰ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只要人们社交依旧被绑定在微信上 微信支付就不会被淘汰。
我预计未来支付宝更倾向于大额度转账,商业用途,交易用途。
而微信支付则倾向于生活服务,朋友AA,游戏点卡支付等便捷服务。
根本区别在于用户使用场景不同,支付宝支付是在淘宝购物时默认绑定支付方式。而微信支付的兴起应感谢二维码,一个人聊着天随手扫个码就把钱支付了,不用再退到桌面重新打开支付宝APP。方便,快捷,符合用户习惯。
当然假如有一天人们都用支付宝朋友圈,那微信支付则死无葬身之地,不过这应该不可能,毕竟微信就是一个人的社交关系的总和,没有人会随意把自己的社交网打破重组,除非支付宝能抓住青少年用户,在这些人最初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就把他们绑定在阿里的战车上。
其实做个15年长远规划其实也不错,毕竟阿里有钱。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他说不给你现金了,直接微信转给你吧
我觉得随便啊,转就转吧,我虽然没绑定银行卡,
但到时候我可以转给我老婆,然后她提现或是怎样都行。。。
后来我发现我太天真了。。。
微信转账没有绑定银行卡的话是限额每天200块钱。。。
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一笔转走这1000块。。。
我就想着自己绑定一张银行卡,然后自己提现,这1000块就不用给老婆了,哈哈哈哈哈哈~
艹。。。 我又天真了。。。
我绑定了一张杭州银行的卡,提现的时候微信提示我此卡不能提现。。。。
现在我没事就转200给我老婆。。。
还好只有1000块。。。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一个专业的个人理财中心
高频打低频一定赢的理论并不一定正确,只要这个低频场景足够深足够复杂,不信你让微信做个婚庆试试?
支付宝的产品定位应该进行调整,需要强化“个人理财中心”的产品印象定位。做到用户想到有笔钱想打理一下,或者需要找个靠谱的渠道借一笔钱,他直觉反应就是:支付宝。
比如余额宝,芝麻信用分,借呗,花呗等都是很好的产品形态,因为他们是在围绕“个人专业理财服务”丰富和加深支付宝的产品印象。
就算微信6亿用户都用微信支付,但他们还是不会把钱放到微信上面,更不会想到找微信借钱。他们在涉及到需要专业金融服务的时候,都想的是支付宝。
为了让这个产品印象强烈的攻占用户的心智,支付宝需要在个人理财产品设计上更强调专业性和全面性。
2,一个快到极致,安全到极致的支付工具
这需要一个支付更简单更快捷的,和支付宝主账户安全隔离的新app,这个app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支付。
这个支付工具需要非常强调安全。绝大部分人在使用不管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支付的时候,心底深处都有一点不安全的感觉,因为用户不懂技术,他就会恐惧账户里面的钱出问题。而且,支付宝的恐惧感大于微信支付,因为微信里面不会放很多钱,但是支付宝会。举个例子,你可以想一下现在打车到达目的地,你的100块计程车师傅找不开,准备用线上支付,你用微信还是用支付宝?为什么?
这点小小的心理差异会导致使用率的巨大差异,并且随着线下支付场景的逐渐成熟,会逐渐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面。
所以这个新的支付工具无法查看账户余额,无法进行大额转账,每天甚至有额度限制,超过额度限制的时候需要在支付宝上修改确认等等等等。
它要做到:用户在超市,餐厅,商场等所有地点面临支付场景的时候,直觉反应是这个简单纯粹快捷安全的支付工具,而不是微信支付。
3,砍掉口碑,简化朋友圈
口碑一定砍掉,朋友圈建议砍掉。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句话放在产品上面就是:不必要的功能叠加,只会分散用户注意力,以及稀释品牌浓度。
口碑讲的故事和美团点评有什么区别?美团点评的故事是不是已经接近破灭了?(这里的破灭不是没有价值彻底完蛋,而是现实无法支撑故事)那口碑做这种事情的意义在哪里?持续的补贴以维持支付场景,养成用户惯性?淘宝获胜的逻辑未必能延续到支付,因为淘宝对线上商家的掌控力是无与伦比的,而支付对线下商家的掌控力是忽略不计的。
和线上商家完全依赖淘宝入口的流量分配不一样,支付掌握不了线下商家的流量。
用一个很难讲下去的故事,去稀释最重要的支付宝的品牌浓度,值得么?
最后,贴张图
套用一句国足御用的名言:留给支付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在B端,微信支付认证外包,特别坑爹,修改信息麻烦,操作用户体验差,有一些功能还是依赖于财付通… 系统傻到想骂娘。我司两家都用过,财务同事一直跟我抱怨微信支付真的比支付宝差太多了,体验太差,不想用。毕竟支付宝人家打磨那么多年了。然而,小额支付确实很多用户都是用微信的。
支付宝在实时到账方面真的是无敌了。个人认为微信支付和其他产品绑定时,比如理财通上的体验比不上支付宝。
其实还有境外市场的争夺呢,没细研究。不表。
tony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想说,一旦你用微信支付以后,商家是可以和你接触的。甚至可以对你展开营销。
我想这个因素是支付宝无法提供的,而微信支付却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支付宝想要获得的。
上面的因素很多都是改变的,不应该在一个可以轻易变得更好的因素上花费精力去探讨,毕竟两家公司的执行力都是很强的。
那么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取用户了。对于支付宝而已,支付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为商家提供便利,你支付完了,用户还是支付宝的,中间现金发生了流动。可是对于微信支付而言,你是可以变部分用户为自己的用户的。可以针对用户进行营销就产生了一点本质的区别。
我想这点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变得让人看清楚真相。但是另人绝望的是,改变非一日之功。但是站在时间朋友面的人会获益,相反会损失惨重。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支付宝在干什么我们都能看出阿里巴巴在拼命做社交。从强推来往,到做钉钉,再到现在的支付宝,9.0版本的集五福加好友,9.9版本的新首页、好友、生活,以及现在的各种圈子。
支付宝做社交的路,是一个在不同领域不断尝试的过程。重点在于不同领域。圈子功能的本质是陌生人弱关系链的社区,其中被口水淹没的白领日记、校园日记则是主打性的陌生人社交。之前支付宝各种好友的尝试则是与微信正面PK的熟人社交,再加上钉钉的职场社交,整个阿里的社交之路已经从熟人到职场到陌生人走了个遍。从微信到陌陌,下一步,是不是要向直播发展呢?
具体做社交的方式,支付宝则是标新立异,强行制造话题,每每都要搞出一个大新闻。大规模的集五福,首页各种神奇的大变化,再到“支付鸨”,支付宝每次大动作,都是奔着吸引关注去的,而非需求本身。这次圈子事件,运营团队推广的色情擦边球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然支付宝这样做的初衷也可以理解,毕竟没人认为它是用来社交的,而且现在没多少人会卸载支付宝,所以话题造的越大越好,不怕有人不用,就怕大家不来围观。
支付宝社交还会做下去吗?答案是一定的,因为还有那么多人呼吁支付宝安安静静地成为支付工具,支付宝会想,我都这么张扬了,你居然还以为我只是个工具?说明我还不够浪。离过年不远了,我们看看到时候支付宝又会制造出什么。
支付宝做社交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正经地分析,支付宝为什么不遗余力地做社交?这个话题众说纷纭,已有打微信、关系链、发挥数据优势等各种观点。我的理解,支付宝做社交目的最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将支付宝APP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入口”是巨头最为关注的点之一,而阿里的入口属性是最弱的。在PC时代,百度是入口,qq算半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是入口,qq、移动搜索、浏览器也勉强算半个。淘宝虽然这么大,但场景过于单一,除了购物之外,用户没有任何用到淘宝的理由,所以淘宝从来都不是入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尤为重要,如果说PC时代BAT还是一亩三分地,那么移动互联网的特质,是一个超级入口能涵盖很多不同的领域。微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接近于一个能支付、购物、内容平台及搜索的综合os,所以阿里的压力必然很大,百度也一样。
阿里当前的产品线,淘宝天猫场景单一,不适合作为入口。再开辟一个社交APP,来往的案例鲜活的摆在眼前。支付宝APP是阿里中产品中拓展最好的一个,从单纯的支付、担保工具,发展成了线下支付、生活支付、金融的综合性支付工具(当然还只是工具)。所以阿里想要入口,只能是支付宝。
2、场景,场景,依赖于用户关系链的支付场景。
场景是支付最为重要的因素。想要发展更多的支付渠道和方式,必须扩充支付场景。诸如购物、线下支付、金钱往来、红包这些都叫做支付场景。支付宝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占据第二频的口碑,新的到位,都是以支付场景为导向,拓展到生活上各方面的支付场景。
而用户关系链是很重要的支付场景基础,熟人之间的转账、红包,陌生人之间潜在的商品服务交易、金钱来往、打赏等,都需要以关系链为基础。回顾微信拓展支付的过程,基于熟人关系链的红包便是微信支付的发起点。为了抓住关系链的支付场景,支付宝唯有引导用户去拓展关系链,就拿转账来说,微信有好友支付宝无好友,用哪个转账方便不言而喻。支付宝希望做到的是,所有关系链之间和交易有关的动作,都让用户在支付宝中完成。
3、尝试发挥芝麻信用等金融数据的作用。
圈子的一条规则则是芝麻信用750分以上可评论,可以看出支付宝企图把自己积累的数据、信用结合社交,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来源与用户的消费数据是支付宝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支付宝具此拓展出芝麻信用、花呗等功能。
然而这些数据更大的作用在于金融领域,目前还没有和社交碰撞出真正的意义。这些数据只能是底层的,根据数据做出用户画像和分层,而无法和实际的社交场景相关。这个750分限制的功能只是扯淡而已。当然有理由期待,芝麻信用分等在其他领域,发挥更大前台的作用。
4、正面刚微信,用支付PK熟人社交,互相抄后门。
同为互联网最大的俩巨头,你有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航母,你还抄我后门,抢了我移动支付三成的份额。心高气傲的阿里巴巴怎么会善罢甘休呢,你能抢我的,难道我不能抢你的?于是高层大手一挥,支付宝做社交,正面怼微信。然后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事了。
社交和支付本是两个不相干的岛,忽然中间有了个红包,搭建了场景这座桥。微信先发现,从社交冲到了支付阵地。而支付到社交是上坡,桥上又有了微信的把守,支付宝想要冲到对方阵营可谓是艰难险阻,然而还是拦不住阿里的野心,冲不到对岸誓不罢休。
但这个目的真的能成功吗?我认为不行,具体看下文。
为什么不被看好还被骂的这么惨1、做法问题。天下没有一个把几种完全不相关的核心功能模块强制结合在一起的先例。
如前所述,支付场景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在拓展支付场景的过程中,支付宝并没有专注于场景本身,而是先大规模拓展其他领域的功能模块,再企图建立场景。这个做法反了,明显不对。天下没有一个两种以上毫无关系的核心功能强制挤在一起的产品,这是一个入门产品经理就知道的规矩。微信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领域的模块,因为微信通过各种各样的场景,让用社交的用户有理由拓展到朋友圈公众号支付,各模块之间形成了闭环。支付宝目前没有看到任何支付和社交之间的闭环,连支付和生活服务之间也只有半个闭环。
如果拿独立的功能模块比作岛,那几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场景就是桥。要建新的模块,首先要修建桥,让用户有办法过到其他岛上,而不能直接在另一个岛上拼命开发却不建桥。微信支付的成功靠的就是红包这座桥,先把红包的场景建立了,把用聊天的用户引导到桥上,然后在逐渐完善微信支付这个岛上的功能设施,让用户有理由来去。支付宝的社交则是直接做一大堆和支付几乎没有关系的模块,开发新的岛却不建桥。唯一像桥的功能居然是750分的门槛,等于告诉用户,你们谁会游泳的可以自己游过去看看,不会游的就别去了。
2、社交的性质。社交不能靠砸出来,天下没有靠强行推广形成关系链的社交产品先例。
社交的核心在于关系链,关系链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靠推广的。一定有一种因素、需求,让用户有自然形成关系的动力,比如微信最早的语音消息,摇一摇,比如陌陌附近的人。回顾来往的事迹,非常鲜明,从马云开始自上而下强行推广,最后没有任何卵用。关系链最多也只能导入,比如微信导入qq好友,但不能靠砸,要是靠朋友之间强行口耳相传来积累用户行得通的话,那传销就是合法的。
社交是个粘性很高的领域,用户的停留时间超过其他类型应用,而支付完全相反,粘性很低,工具属性极强。可以看做由社交这个“岛”拓展到支付的“桥”是下坡,建立场景较为容易,而从支付到社交则是上坡,难度要大很多。
如今微信在大众社交领域早已建立强大护城河,陌陌在陌生人领域、微博在媒体领域都已是独角兽,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已很少有社交新的机会,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小的垂直领域。所以这个时候支付宝进军社交领域,很难再获取到新的关系链。
很多分析文章都提到了用户认知问题,即用户心理对支付延伸到社交的抵触。这算是一个次要原因,毕竟用户不喜欢“在ATM机旁打电话”。不过我认为这点不是关键原因,因为这是双向的,当年微信支付建立之初也有很多用户担心钱放在聊天软件里不安全。
这两个核心原因我都用了“天下没有...先例”的句式,可见阿里的破釜沉舟。
3、行业现状。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成熟期,很难有新的入口形成。
如前所述,入口是阿里巴巴最为关注的点之一。然而当前的行业现状已是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期,按照一种说法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新的机会越来越少,跟其他行业整合性质的为主流。微信已经成为了入口级应用,涵盖了社交、媒体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线下支付乃至分发平台。诸如生活服务、新闻搜索等领域都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市场已经不再需要一个新的“入口”。
支付宝想要做“入口”,显得难上加难。除了购物以外,需要通过支付作为入口的只有两个小领域。一是商家的线下支付,当前支付宝和微信各自占据半壁江山。二是金融相关,支付宝也做了很多。但这两个领域较小,形成不了大的入口效应。其他大领域都已成熟,没有需要支付作为入口的情况。支付宝当前的口碑、金融相关、商家卡券等领域只能说一般般,没有形成入口效应,更不用说朋友、服务窗、快递、蚂蚁森林之类的鸡肋功能。
微信通过社交打造闭环,成为入口,然而当各行业被瓜分完了,即使今天支付宝做社交成功了,想再成为入口,还是不太可能。所以说,支付宝想成为入口,比做好社交还难。
复盘观察,支付宝错失了什么,微信又是怎么成功的支付宝的场景化支付、做社交、做入口真的没可能吗?也不是。其实支付宝有机会,只是微信每一步都做得更好,把支付宝的机会抢走了。
复盘观察这几年来微信的发展,首先从单纯的聊天加订阅号,拓展到服务号,为各企业建立信息和服务功能,第二通过红包打开移动支付,第三接入滴滴打车、京东等第三方服务,拓展移动支付的场景,第四结合卡券完善线下支付场景。从单纯社交应用到建立企业平台,到建立支付,层层推进,几乎完美无缺。
再来看支付宝。支付宝在大致两年前开始成为阿里移动端的重心,首先做了一大堆基于支付的小功能,也就是之前版本的支付宝堆在首页的那堆。第二仿照微信公众号做了服务窗,并占据了第二栏,现在服务窗已经被折叠了。第三做了卡券,和微信一样,作为线下支付的场景。第四接入了口碑,把这个对用户来说和美团没区别的模块放在了第二栏。第五不断不断做社交。还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功能。期间每次更新不断调整着整体的逻辑结构、功能层级和展示方式。
对比一下,有哪些是支付宝可以去做的呢?我认为有两块机会,企业服务平台,和第三方服务的支付平台。也就是微信的服务号,和滴滴打车等微信支付内嵌应用。
两年前微信服务号从统一的“公众号”中分拆出来,演变为服务性质企业的功能和信息平台,借助公众号本身的推送消息功能,让很多企业用来作为通知、拉新、直接完成服务等作用,乃至于支付,发展到今天这般。不仅微信推出服务号,连百度都推出了直达号。百度直达号好歹利用了百度移动搜索这半个入口,借助百度技术能力和应用分发地位,企图通过直达号做到企业服务和应用分发平台(PS我一直认为直达号是现在微信小程序的前身,只是搜索入口不够强以及内部原因导致没做起来)。
支付宝做了啥?只有和公众号没区别、和支付没联系的服务窗。服务性企业如果需要一个推送性质的账号平台,那干嘛不去微信,要来支付宝?在当时H5还未开始流行、微信还没有支付的情况下,将那些“需要支付进行的服务”汇集到支付宝,给企业支付手段和数据,想办法借支付做这方面的平台,这个思路不是说一定能比微信服务号好,但至少比没任何特色的服务窗要好很多。
第三方服务的支付平台,即现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首页中很多内嵌应用。这一块同样被微信支付抢了先。那个时候是O2O的元年,打车外卖上门服务纷纷冒出来,在各自APP还未成熟、需要拉新占市场的时候,这些第三方服务需要一个能完成支付的平台。典型案例是滴滴打车,直接把入口放在微信里,用户通过微信打车,微信帮滴滴导流、拉新,同样微信也通过滴滴拉动了自身的支付。
我们现在看这些第三方服务,都有各自的APP,微信也不算多成功,没几个人会进到微信支付里面去打车、京东。但在当时,这些服务算是凭空多出的一大堆支付场景,在微信支付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如果支付宝能把第三方服务接入,那自然强化了各种支付场景,说不定能向平台发展呢。而当时的支付宝,只接入了一个快的打车,其他都没有,随着快的被滴滴合并,这块支付场景也消失了一大半。
此外,在红包大战中,支付宝也被微信抢了先。两年前的过年期间,微信通过好友摇一摇红包,成功让用户接受微信支付。而支付宝那时候还没开始让用户加好友。试想如果是支付宝先让用户加好友过年发红包,那社交可能性虽说不大,或许今天大家发红包都会通过支付宝也说不定。
最后,我对支付宝社交的前景预测关于支付宝的前景,我本想再洋洋洒洒写很多,但我实在想不出来支付宝社交的方向还能写出什么前景。鉴于前文的分析,我简述大致的三点想法。
1、尝试拓展更多与社交相关的支付场景,比如导购等,先从支付场景入手,再往社交拓展。比如说很多垂直领域的导购、媒体、工具应用的手段,先完善服务和内容,再做电商,让用户买,再做垂直社区,让用户交流。那么支付宝可以尝试作为这些垂直领域的平台,让商家们在上面分享、做内容等,直到完成交易,再有一定用户交易量的基础后,发展到社区。关键点在于,先做支付场景,再社交。
2、真的要做入口,只能等下一波大风口了,类似于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之类的,等这些领域出现新的支付场景需求,然后尽快抢占相应场景。当然什么是下一波风口,我当然无法预测。
3、如果一定一定要做社交,那建议偏向于职场领域尝试一下。钉钉是唯一一个有关系链的阿里社交产品,国内也没有领英这样的大型职场社交平台。可以借钉钉发展一下职场关系链,再拓展到职场中支付相关领域,比如简单合作、资金往来,以及公司群发红包之类的。
文字丨艺林小宇,运营总监,独立媒体人,喜欢用白话文讲述移动互联网时事热点,专注于产品运营、策划、BD合作等领域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们才有羊毛嘛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但一直没有往支付宝钱包和微信钱包里存钱的习惯,因为充值可以立即到账,提现却无法立即到账。
因为网银只要不是系统维护,跨行转账就是365天×24小时瞬间到账的。
而支付宝和微信就不能做到。
以上是我的个人存钱习惯。
现在再分析一下:
支付宝提现呢!
晚上十点以后提现,到账时间最晚是第二天晚上24:00之前,但实际上大多数是第二天早上到账。
晚上十点之前提现,到账时间最晚是两个小时之内,但实际大多数是一个小时内到账的。
微信提现呢!
白天提现,到账时间最晚是当天24:00之前。
晚上提现,到账时间最晚是第二天24:00之前,但实际到账大多数是第二天早上或者中午。
所以,存大钱的话,支付宝比微信好多了。当然,我个人还是觉得卡里最方便。
(更新,现在是2017年初,感觉支付宝和微信的提现实际到账时间都更快了。
1.支付宝绝大多数都是10分钟内到账, 凌晨这段时间没试过,但晚上十一点十二点多这段时间试过多次,也都是十分钟内能到账。
微信的半夜十二点之前都是30分钟内到账,半夜十二点之后没试过。
2.再补充一些微信的缺点:
一是不能直接转账到对方的银行卡;二是我的手机不能用微信指纹支付。)
抢红包发红包,这点无疑还是微信好。
购物,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是支付宝;京东美团这类是微信。
各种充值,比如游戏啊网站啊软件之类的充值。
PC端感觉是主流网站软件游戏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宝充值了;但一些小网站这类,有的支付宝和微信都支持,有的是只支持支付宝。 移动端支付宝和微信都差不多。
转账方面,我感觉用支付宝和微信的都挺多。但是一些前两年没啥网购习惯的大叔大妈,这两年随着微信的普及才用上了移动支付,所以用微信的挺多。
线下支付的话,我感觉我这里是微信和支付宝都有,但支付宝略多一些。但我听说浙江那里全是支付宝?然后又有一个朋友说他们那里和浙江关系不太好,所以全是微信支付。
话说我这里是腾讯大本营的广东啊!居然都有!
以上是随便说的一些目前的情况,题主问的是将来谁会赢,恕我实在分析不出来。因为我感觉目前还没有透露出什么谁会赢的蛛丝马迹。
前段时间有个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选哪个的回答,我感到挺惊讶,那么多人二选一只用一个吗?
我都回答不出来,因为我两个都用啊!额。可能是大家都往里面存钱,而我没有吧!
我个人的习惯,线上主要是淘宝买的多些,所以购物用的支付宝。
充值的话,话费是支付宝。非话费的,PC端支付宝,移动端就微信。
转账的话,我是看情况。我跟别人有转账都是先问别人用什么转账方式的。
因为我网银、支付宝、微信、拉卡拉、百度钱包、银联钱包都有用,我先说的话,要是对方不用那个呢?
所以叫对方先说万无一失啊!不管你用啥!我都支持!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双方各有优势:
微信支付:线上场景,社交、扫二维码等占据了很好的入口。
支付宝:线下场景发力特别狠,并通过钱包这个专门的支付App,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另外多年深耕的支付,无论是硬的基础(支持的银行数量,微信现在还不支持交行信用卡),还是软的实力(积分、等级、芝麻信用……)
但双方的劣势很明显:
微信支付:一直绑在微信里面,可能在一些非线上场景中会吃亏,而且财付通这种坑了这么多年的队友。。。
支付宝:如何忍着不去抄微信而是找准自己的路,我觉得这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所以,前景都很好,而且我觉得不存在谁灭了谁,只是彼此找准自己方向的问题。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现在电脑里有又多一个Alibaba Anti-phishing Service 进程!
神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