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大量小额借钱不还,是否可以构成诈骗,还是只是民事行为?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请教大家,大量小额借钱不还,是否可以构成诈骗,还是只是民事行为?

是近来学校里出现的情况。某女性,方便起见,简称X。以同学的名义,在贴吧等交流平台向人多人借钱借物不还。手法如下:
1.交浅假言深,施小惠,装可怜。
在贴吧中寻找交友意向比较明显的吧友,聊天、套近乎。各种温言婉语,问君安好,还特意出入目标吧友个人吧,甚至会关注你的生日,在你生日时送礼物。一旦混熟便开始装可怜,以家里有人病了,手机坏了等等理由借钱。
2.拆东墙补西墙,利用小额正常借款来制造个人诚信的假象,以借更多的钱。
例如:问吧内略有名气的吧友A借小钱100,埋下伏笔。接着问B借大钱500,但不直接借,而是谎称其和A关系非常好,要B打钱到B的支付宝。
因此,在A看来,X有借有还,人也不错。只是还钱方式很奇怪,借一百,支付宝还五百还要自己取四百给她。
在B看来,既然X和A关系都好到可以借用支付宝的地步,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吧。便放心借了。
3.营造熟人假象。
X积极参加各种,面基、吧聚等线下活动。先和ABCDE等等人混个半熟。
由于ABCDE几人互相也不太熟,从A的视角上看,她和BCDE都认识啊,那应该没问题,可以借钱。
那么同理,从BCDE的视角上看也一样,她既然和这么多人都认识,自然就不怕不还钱咯。借个手机、单反也没事嘛。这么多同学,总有个人对她知根知底嘛。
结果到头才发现,所有人对她都是一知半解。

X非常善于埋伏笔,对学校了解程度不下于普通学生。不仅仅贴吧里处处表现为本校某专业学生,而且还有过替吧友上课、陪吧友同路回寝室,甚至走进寝室楼等行为。
X也很懂把握人心,据很多吧友描述,她借钱后经常性得会主动找你,说些诸如“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还你钱啊”“我还你钱吧,免得你没钱吃法啦”此类的话。并视你的反应再决定是还还是不还……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贴吧里被借钱同学达十余人,未还近十人。金额总计两千余,手机若干,单反一部。人已联系不到,现部分同学决定报警。

在网上搜索X所留的个人信息后发现,在13、14年便已有被骗者在网上发帖控诉X,也有人称要报警抓她。但她好像完全没受影响(因为从14年年初开始她便混迹于我校贴吧了……)。
是因为这种手法很难被认定为诈骗吗?如果警察找到她,她是否能以“我忘了”“我没看到信息”等理由让其定性为民事经济行为?
已邀请:

王若枫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借钱不还或迟迟还不上,即使数额较大,也是民事行为。
欠钱和骗钱是有区别的,最明显的区别是: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所以,借钱并承诺偿还,即使尚未偿还,被害人的财产并不受损害。
从这个意义上看,借贷行为不管数额大还是小,基本上都不属于诈骗。。
另外,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