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行回应现金贷: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如何看待《央行回应现金贷: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纪志宏:“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为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目前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风险不断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央行回应“现金贷”: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_房产_腾讯网
已邀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首先非常感谢邀请,但是论资格,我还是差得远些,不过评论这事,我相信,人人都还是可以参与的,那我就仅仅发表一些自己的拙见。

对于央行的此次举措,其实这是早就可以预见的,毕竟国家的责任就是不断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保护老百姓的基本权益的。从近几年各种新型的金融业务的蜂拥涌入市场,老百姓一开始是欣喜若狂,然后就是哀鸿遍野,尤其是这几年新起的互联网金融,如P2P,小额贷等。对,我就是从事这块领域的,自然可以多吐槽些。
说起互联网金融,我既是受益者,也是深深的受害者啊。我虽然不算是最早的互联网金融使用者,但是从支付宝里的花呗、借呗,然后腾讯也出来了微粒贷,再是各种p2p金融公司出现,我都有尝试,一开始觉得天下怎么又这么好的事,我什么都没有,就可以借到好几万的现金,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额,于是就想不用白不用啊。利息?当时想都没想,因为与本金比起来,感觉这个利息根本不算事。所以在那段时间,这些便利的服务确实为我这样的三白人员带来了许多福音,我们都还算在能够偿还的范围内。但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啊,支付宝的借呗、好期贷,腾讯的微粒贷都还算比较合理的,到后来有些p2p的借贷简直就是以前民间的高利贷啊,关键是有些还有许多隐形的费用,比如平台费、管理费啊,这些都已经是要借费用的百分之十几了,利息的算法就更奇怪了,计息不是以你要借的本金算的,而是包含在平台费之类的,比如我要借3000元,平台费300,管理费250,计息是按照3550元计息的,而且利率还是按照0.07%-0.1%之间算的,而借出来的时候,只有(3000-300-250=)2450元。吓到了吧!这还是我举得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平台,那还有哪些不知名的,就更别说了。这些所有重要的信息,都是在点击“确认借款”最后一步的下面出现的小字的《借款合同》链接里,仔细看才发现的,对于那些急于借钱的人来说就惨了,一晃神就掉进了一个大坑里,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法补救了。

所以,特别是在现在各种地下的小额贷也好,高利贷也罢,借着当前这股互联网金融新型形式的热流,进行浑水摸鱼,连金融机构有时都不能完全完全判断,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就更要谨慎了。

有些人会问我,你不是自己都从事互联网金融的吗?那你有没有也这样坑其他人,为了自己业绩,助纣为虐。额~我还是有良心的好吧,再说了,我吐槽了这么多现金贷业务,并不是代表我就完全否定,任何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嘛。互联网金融里,也还是有很多优质的平台好不,比如****,等等,在此呢,我也不打广告。不管是好是坏,时间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说了这么多,最后对于央行回应现金贷的问题,我是持接受和欢迎的态度。对于我们老百姓无法辨认的平台业务,国家替我们辨认;对于我们担心的资金安全问题,国家来替我们监管,这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赞同,请你以“点赞”的形式表达真实的感受!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还是要谢谢你的邀请。不过,我的水平确实还没有到达一个解读国家政策面的程度,只能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我感觉中国近几年的金融行业发展特别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类种的金融骗局,别说老百姓不容易分辨,就是很多监管部门都不能做到有效的甄别,而且很多钱轻而易举转到海外,使得追偿涉案资金成了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受损失的是投资人,同样也是国家。
2、从2017年开始,各种金融强监管措施屡屡出台,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金融骗局的打击与遏制,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其他金融政策落地的前置性工作。比如要求所有支付平台均需接入网联,中国版CRS的落地,保险资本限制投资范围,且回归保险姓保的政策等等金融监管政策的推行,都与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主动申报等政策的实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我觉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从前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事儿,都要开始酝酿实施事宜,另外,经济稳定,国家才能稳定,国家稳定,人民才能稳定,经济是大事儿,从前是没钱,想管也没的管,而现在不同了,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是仅低于美国的数量的国家,大量的税收因为制度和监管不到位而流失,所以人们财富的快速积累,也倒逼国家经济政策加速完善与出台。还有一点,摸清国民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实现减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以上是我个人一点点认识,不一定正确,但是我自己的真实感受。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现金贷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无抵押、无担保、借款用途不明确,而且它的优点是实时审批、快速到账和非常小额的现金需求。这块业务切入到中国目前这种发展中国家,它的借款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像传统制造业公司的员工、刚毕业的薪资比较低的大学生等,它的整个需求就会非常庞大。我们大致地预计这个行业肯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行业,所以有很多后来者都开始切入到现金贷业务。但是我们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创业者或者从业者往现金贷去奔,而且做得越来越多?更多的可能是看中它的利润,因为现金贷有一个非常大的标签就是高利贷,这个标签也是目前的包括银监会或者地方开始出现一个政策去监管现金贷的原因之一。

从目前我们统计到的数据看,其业务主要是依托于大数据、数据建模、信用评分以及反欺诈等数据,因此很多后来者切入到这一块的时候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而直接导致了在2016年下半年,被骗贷的公司玩死。

其实我们看到这上千家的平台的规模在目前的万亿级别的市场里的服务主体中,有的每天的单量非常高,有的每天的单量可能相对少一些。所以在目前的现金贷业务里,大家拼的还是谁的获客能力强,那么谁基本上就能赚钱的概念,所以才会导致有很多同质化的平台不停地去切入到现金贷平台。

这样也导致了一个问题,也是信用贷模式中最大的风险。多头负债的问题也是我们认为是银监会包括地方政府非常关注的,也是银监会下发指导意见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多头负债在传统的信用贷里对于风险的积累也是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的原因。

因为现金贷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 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仅仅隔了一天之后的23日,央行及银监会将召集地方金融 办开会,现金贷 行业的严监管急速铺开。

监管指向的不仅是网络小贷牌照 问题,现金贷助贷模式 才是重点,可以预见,这是一场涉及所有现金贷平台的监管风暴。

现金贷整治内容主要是:
一是控制并整治网络小贷牌照,迎合了“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的”监管思路。
二是现金贷的业务模式,现金贷业务真正的放贷主体、资金来源是银行、信托 、P2P等各类机构,这种助贷业务 导致风险向金融机构扩散,也将被盯上。
三是利率合规。年化36%是行业内外一直参考的规范性红线。

而被监管盯上的现金贷,是指一般为无抵押、无担保、借款用途不明确的小额现金贷款,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等特征。

互贷网平台上线的理财项目标的多数为房产抵押、车辆抵押,且风控团队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是有做严格把控的。
P2P平台与现金贷平台 两种平台不能划等号。
P2P平台只是纯线上的理财信息中介平台,是借款人与投资人的撮合方;而现金贷是一种金融业务,现金贷平台面向的用户只有借款人。
P2P平台虽然也会接触到借款人,但是一个本质区别是,P2P平台不会直接或间接借钱给借款人,而是由投资人把钱借出去。不过,有一点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不排除有一些平台资产端是存在这类现金贷业务的。
监管层整改现金贷 恰如其分的正确之举



耿树文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回答晚了,从政治层面很容易理解,所有不安定因素都需要被监管,包括虚拟币。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防范系统风险,无可厚非,只是太急,所以有争议。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只是国家开始注意这块的监管机制,更多的是建立新的秩序,说白了就是银行要参与瓜分这样的市场份额

天创信用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给答主推荐一下张静律师从政策层面的解读

陈小刀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谢邀。

国外的金融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都还有各种钻空子的行为。
何况国内的金融体系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

不让国家保驾护航,能玩得转?
当然,权力寻租也是必然。。。

唯有加强法制,规范,遏止住恶

谁知花心泪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多了很多要求,更加规范了,之前现金贷的问题的确很多,监管出来后,行业的风气边好了,这次规定,首先对于信息泄露问题做了进一步规定,其次,对于利率简单提了一下,并没有强行规定范围,最后未来可能做现金贷必须要银行存管的P2P背景,需要办理的手续也变多了,这次可以说是大幅度提高了入行门槛,后续这个行业将更加良性化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泻药。
几个观点:
1,国家政策性的鼓励,对于正规持牌机构利好。
2,监管文件的目的是灭掉没牌照和不正规的机构,让行业走向正确的方向。
3,大学生信贷业务今年6月刚发文鼓励,这个互联网小贷管理的趋势很雷同。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谢谢邀请。
央行将“现金贷”纳入金融监管是有效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规范“现金贷”非挂牌经营机构合规经营等需要。
所谓“现金贷”广义上看,主要指不基于具体消费场景和受托支付的个人贷款产品,都可视作现金贷,从业机构涵盖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也包括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P2P借款、现金贷平台等非持牌机构;而狭义上看,主要指期限短、金额小、利率高的特定产品,经营方以非持牌机构为主,是行业潜在风险的始作俑者,是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
随着政策层面对消费升级的鼓励,大数据风控与业务模式的建立,转型压力下,金融挂牌机构向非挂牌机构的资金输入等,为消费金融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现金贷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
现金贷的主要特点是期限短一般3-12月;金额小(各平台公司不等);利率高,法定上线36%。由于缺乏监管,暴露的主要风险:一是从借款人层面看,畸高利率加重借款人负担、非法催收影响借款人人身财产安全且扰乱社会秩序、多头借贷大幅提高借款人杠杆率等。有报道称,目前市面上现金贷平台的平均综合利率早突破了36%的法定上线,最高的逼近160%。校园贷方面由于暴力催收,出现了很多负面舆情事件。另一个是金融体系安全性层面,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有待规范、业务发展缺乏实质杠杆率监管、潜在不良风险突出。目前现金贷平台的资金主要来自持牌机构,虽然引入了保证金、第三方担保或保险等风险缓释手段,但一旦现金贷平台本身出现问题,保证金机制将形同虚设,持牌机构将不得不直面风险。因此,现金贷平台的风险传播途径是从借款人向现金贷平台,现金贷平台向挂牌金融机构或投资人传播。
现金贷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一是针对平台的监管,资金杠杆、利率执行、不良资产清收方式等;二是借款人多头借款,防止局部风险的暴露等。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泻药,我从事金融担保行业三年,一直在做风险控制。现金贷行业看起来很不错,但就我了解,平台贷之类的公司是不盈利的,主要是为了融资而投入到“主营业务”当中,从而解决公司融资难的问题。现金贷之所以被高层关注,必然是背后的融资问题。虽然这些年小贷公司为了清偿不择手段如涉黑等等,我觉得这是公安局的事儿~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首先感谢邀请。再次说下我的见解。
国家启动对所有金融业务的监管,这是必然趋势。由于国民素质参差补齐,而金融行业又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在金融行业,容易存在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性带有欺骗性的获得高利润回报。另一方面,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慢趋缓,国民也呈现挣钱难的问题,这会产生两大影响,第一人们会倾向于借贷来解决当下问题,第二人们并没有更多的收入来解决还款问题,加上国民理财能力较弱,冲动消费较多,只会让情况更加严峻。其三,现金贷其本质有点像炒房,也就是大资金因为目前房市、股市管控过于严厉,寻在其他更保险盈利更多的渠道,也就是现在P2P泛滥的原因,资金都去做P2P而非投资项目,这影响于炒房产对实体行业的影响类似。

笔者在此有以下几点预判:
1、国家将现金贷纳入监管,并且监管会更加严厉;
2、监管主要在于合理化行业的利率;
3、国家会做好相关资金的引导。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谢邀。
结合金融监管基本概念、国际惯例和社会影响,谈谈我的认识。
一、 金融业的根本特征,决定了监管监管的必然性。
金融业最大的特征在一在于信息不对称,二在于极强的传导性。
1、信息不对称是指专业的金融机构与背景知识甚少的广大中小投资者之间,对于金融产品的理解和认识、对于金融产品运营的具体操控情况,其认识都有着天壤之别。(用大白话说,金融机构想弄死客户,客户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这种专业知识与运营情况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必须有专业机构进行监管。过去的传统金融业(银行)是这样,现在以及将来的创新金融产品也是这样。
2、再说传导性。金融风险最大的特点是有极强的传导性。一家金融机构的风险,因为金融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会在超短的时间内连锁反应到其它金融机构,回顾2007-2009国际金融危机即可见一斑。因此日常监管,将风险在控制在容忍范围之内,是对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任务,这比发生了危机在卷起袖子收拾残局来来得有效得多。

二、 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大势所趋。
人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的表态“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这是一种国家对于将创新金融形态纳入监管体系的态度。但最终这样的监管不一定直接由央行来操作,监管主体不必是央妈一家,而可以是一系列机构的合力。
纵观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向来都不仅限于央行一家。在欧盟,欧洲央行、欧洲银行监管局、欧洲保险业与养老金监管局、欧洲证券市场监管局等一同组成了欧洲金融监管体现。在小国诸如新西兰,也有储备银行(新西兰的央行)和新西兰金融监管局共同组成监管体系。监管体系下,各个机构各有分工、相互合作。
对于创新型的金融机构具体由哪个部门来监管,各国有不同的做法,但趋势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忽略对于创新金融的监管。

三、 金融业监管,产生的社会效益将远远大于对金融业本身的影响。
对于金融业的监管,其效应不仅限于金融业,必须放眼于整个社会的效应来进行考量。目前个别金融机构,打着创新金融的旗号,进行损害广大公民利益的活动,尤其是针对基层打工者、广大高校学生的金融骗局,其受害者基数众多、社会根基脆弱,一旦游离于监管之外,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都将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泻药。

作为一个从业信贷行业的小菜鸡,这里发表下拙见。只供参考。

与此相关的第一份工作是信用卡风险控制相关工作,接触的产品不过是信用卡和一些消费类贷款。
都是比较偏保守,也是很正规的东西。
在银行体系下,一个稳定,也会听有经验的老师们(银行里管比自己资历高的都喊老师,起初我从别的行业过来都是喊名字或者英文名的,包括领导,一开始也觉得别扭,后来就习惯了)说行业现在多乱。什么p2p,现金贷,乱象啊乱象。
一副去了银行外就是入了火坑的感觉。

在银行待了一年多……才知道火坑里就是钱多吧……
可能有人会喷我,你才在银行业待了多久,屁也没学会就敢出来骗钱?
起初我是不敢的,觉得自己应该干不好。后来还是被高薪诱惑了。
不瞒大家……我在外面试拿的第一个offer……薪酬水平是在银行的double还不算年终奖什么的。
后来现金贷公司面试后给的薪酬更高更高……
(以上这段只想表达现金贷公司多有钱。)

后来选了比较稳妥的数据公司。结果就是从牛逼哄哄的甲方去了乙方,每天要跪舔各种甲方粑粑。
不过在这个行业就是接触的比较多。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贷款产品,运作形式都能接触的到。虽然相较之前的业务没有那么深入,核心的商业内容接触的不是那么多,但是倒是对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讲真,数据公司能提供的数据维度,精准度还有覆盖类型,真的可以超过各位不在行业内的人的想象。一开始我也是惊了,不过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说。)
说回现金贷。
其实大家对现金贷的看法也就是,利息高,高利润可以覆盖高坏账。口碑不咋地,可能会有暴力催收,还赚的穷人钱。

要我说,赚的都是不老实的人的钱。
老实本分的人,从来不是现金贷的目标客户。
现金贷客户里,欺诈比例可不少。对于现金贷来说,反欺诈就基本是风控业务的全部。

前几天看到人民日报的文章吧,说现金贷乱象。
最后文章里还是隐隐约约的表达,现金贷不会被禁止的。
只能说,不鼓励。
然而这是一个来钱多快的产品,不需要技术。曾经有个笑谈。一个风控一个产品技术加一个煤老板,就可以创建一个现金贷产品。
现金贷的产品就是靠资金。
上海这边有个现金贷……公司就是一个富二代搞的。
当然,以我目前的感觉,现在做现金贷的公司也会开始考虑了,比较谨慎些了,也对风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现在的市场情况下,也不是完全财大气粗的直接扩张业务为主了。
后续小贷牌照可能是个比较重要的东西。

另外只能说,现在政策上的风向,可能更鼓励有场景的信贷产品吧。比如3C类,医美,旅游之类的分期产品。不鼓励直接的现金借款。
而现金贷,以现在的势头,除非出台相应政策直接禁止,不然是止不住的。

作为一个以后可能也会从业现金贷的人。
我只想说……别以为现金贷吃人。有些人就是靠着现金贷过日子的。事情都有两面性。
做好自己就行了。

一个小菜鸡,仅仅是自己的粗陋观点,仅供大佬们呵呵一笑,或者不屑一顾。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谢邀。其实我在金融行业仅仅是个新人。对于国家的一些政策、法律、法规。我首先是持赞成态度。
“现金贷”从好的地方来说,是解决了人在生活和经商中的燃眉之急。借钱总比去讨钱来的有尊严吧。
但是,从目前身边的人和认知范围里,很多人借钱并不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之前的“裸条”事件。有多少女生为了借钱去消费、去攀比,最后酿成各种苦果。而这个关键词,居然也是搜索量非常高的词条了。随之而来的,一些视频内容也被各种传播,成为新的一轮敛财的方式。身边有人因为去赌,最后卖房子还钱,动用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还不够。
有些钱,是不是真的要用?是不是真的需要去借贷消费?这是我们国家在教育、观念方面需要去改变的。但是,这又不是短时间可以见效的。
所以,国家对于“现金贷”给出的明确的态度。“监管”。其实,我喜欢这个词。我信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的自由都是建立在遵守规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无法在短时间里面去改变要借钱的人,无法去教导他们哪些钱是可以借的,哪些钱是不能借的。那我们就从放贷人这边去改变。进行“监管”所以不合规的,一律说“不”。只要触犯法律,一律严惩。不要再让因为借贷演变成一场悲剧。

jack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泻药,能力有限,不敢妄自揣测上意;作为一个从业者角度来讲监管必须得来:现金贷现在全国超过20000家,暴力催收,高利率高利润……我们都渴望监管,但是不是一刀切,只有监管才能让那些裸泳的退出!
然而我发现自己就是裸泳的……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将金融行为纳入监管是国际惯例。:-)

泛泛杨舟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一、进行监管是应该的,政治和经济(金融)是永远不会分家的;
二、现金贷问题多多,比如高利率,在美国一样受到社会的谴责;
三、从事现金贷的公司,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涉嫌违法,具体就不在这里讲了;
四、虽然现金贷满足了部分群体的需求,个人认为积极的社会意义不大。所谓的风险定价不过是让老实人买单。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谢邀,水平有限,不去揣测此项政策立项和如何实施。只想说一下所见所闻,现金贷,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利息高,以10日为一期,期息三分到五分,甚至去到一毛。不接触这行的可能觉得自己绝对不会去借这个钱,偏偏实际情况是借这个钱的人很多,不论是在校生,社会无业人员,工厂打工的,教师,公务员都是现金贷的客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