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家发布立即暂停新批网络贷款公司牌照的规定?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如何看待国家发布立即暂停新批网络贷款公司牌照的规定?


已邀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利益权衡而已。
任何事情刚出来,政府里头都肯定好多人看得出来,但是负面影响不明显的时候出手干涉的话,放贷者、借钱者都会出来指责,还有圣母婊、自由婊、公众号蹭热点来攻击。两头不落好。
等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受害者多了,再去关停,借钱者支持,圣母婊、自由婊无话可说,公众号蹭下一个热点去了。自然是水到渠成。
事情一露苗头就关停处理,焉知那些“见怪不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割韭菜"的评论者们,会不会指责“封杀”“垄断”“打压金融创新”之类?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个问题好玩啊!
说起来那天在看一个叫《第九区》的电影啊!
蛮好看的啊!
突然群里可爱的小伙伴艾特我啦!
就看到这个:

哇塞,跌30%啊!!很多啊!!
我不了解这家公司啊!
但是听说是10月份才上市的啊!
美股真厉害啊,一点不给新股面子的啊!
然后马上关掉电视去开电脑啊!
还好轮子哥家的电脑好用啊!
2秒钟就打开啦!
然后马上点开看了啊:

看到这个啊!
是暂停批了啊!
我理解如果暂停批,那以前有牌照应该是牌照更值钱了啊!
不应该是利好吗?!
趣店有没有牌照?我不知道!
来不及核实啊!
但是10月在纽交所上市啊!
主板啊!
摩根花旗中金承销啊!
应该不是傻子吧!
就当它有牌照吧!
那不是利好吗?!怎么跌这么多啊?!
马上看看同行业上市公司啊!
宜人贷跌了10%啊!
拍拍贷跌了10%啊!
为什么趣店跌30%啊???
是不是利润不好啊!
然后翻利润啊!看到这个啊!

哇靠,净利润6亿???
我们公司一年才7个亿啊!
他一个季度啊!
增长308%???
好牛逼啊!!
那这肯定是恐慌抛盘了啊!!
而且趣店现金很多啊:

我喜欢现金多多的公司啊!
基本确定后我就赶紧买了啊!

赶在盘前啊!
14.35美元买的啊!!
朋友说我是徒手接飞刀啊!!
但是我觉得这个杀跌是没道理的啊!!
后来股价慢慢回升了啊!!
然后我看到宜人贷市盈率20倍啊。
趣店按前三季度净利润换算20倍目标价大概19.80美元啊!
那接下来就是等了啊!
然后我就拿着了啊!
第二天我看哇靠,盘前19美元!
我想这差不多了啊!
别贪心赶紧卖了啊!


挣了32%啊!
好开心啊!
今年够了啊!!
所以国家出政策啊!
不要以为和自己无关啊!!
都很好玩的啊!!
比如上次比特币套利也很爽啊!
挣钱很开心的啊!
祝大家都挣钱啊!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看到金融板块的同志们都在骂 我就知道这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了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不会讲大道理,只说事实。
都是身边亲身经历的事。
第一件事:有一天我先生接到某网贷公司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催款员。大致意思是我先生的某个亲戚通过他们的网络平台借了钱,但一直逾期不还,电话也打不通了,所以打电话问我先生是否能联系上那位亲戚。
我先生当时是震惊而且愤怒的,因为自己作为在金钱上非常谨慎的人,竟然被泄漏了手机号码,而且被高利贷找上了门。在他眼里,那些小额贷公司就是高利贷。
他无意管亲戚借款的事,只关心这些人从哪里搞到的自己的手机号。电话那边的催款员淡淡的一笔带过:我们有自己的渠道。
后来我先生通过QQ联系上了那位交集不多的亲戚才知道,这位亲戚学别人炒房,无奈首付不够,就各种借钱和贷款,后来听人说网上贷款手续简单,就在好几个平台贷了几万块钱,利息当然不低。但后来经济窘迫,连房子的月供都还不起,更不要说网络平台的贷款了,无奈之下停了手机。至于网络小额贷公司怎样搞到我先生的手机号,他推测是根据他手机的通话记录查到的。
这又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真的可以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随意调取他人的通话记录并且骚扰记录中的联系人吗?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权限?是不是违法的?是不是应该被监管?
另一件事:我参加形象培训班认识了一个女同学,29岁,普通的农村孩子,大专毕业不到五年,身家超过三千万。前年在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市中心买了某知名地产商的一层4套住宅(300多平米,花了500多万)打通后一家4口住。去年又在成都买了两套房子,说要养老用。用她自己的话说,买房子对她来说就像买菜一样。
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去过她家,装修非常豪华,电梯门厅归她家独有,堆满了各种孩子的玩具;客厅的红木茶几比我家的双人床都要大;墙角放了个2米多长的大鱼缸,养了几条金龙鱼。
你猜她的钱怎么来的?她毕业后跟着她叔叔做了几年的小额贷。
她说话中也处处透露着优越感。
她说,我当年离开老家到外地上高中,最后只考了个大专,我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都瞧不起我,那又怎样,我现在是我们同学里最有钱的。
在聊天中得知,她老家在河北南部某地区,他们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干这个。大家分工很明确,有人收集资金,有人再把资金放出去。收集资金的时候给的利息都比较高,一年至少10%的利息,最高的30%也不奇怪。肯借钱给他们的人并不知道:你看上了人家给的高额的利息,孰不知人家看上的是你的本金。
而放贷的利息就不好说了,没有上限。
我问她,这个不是违法的吗?她回答的无比轻松,万一出事就跑呗,跑不了大不了进去关几年,反正几千万到手了。你想想你这辈子能挣几千万嘛!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是不好受的。我是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后要努力工作。我努力奋斗了那么多年,在这个人均月工资3000块的城市我已经能拿到一万块了,但我还是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在她面前,我简单就是个失败者。
我的心里满是挫败感,我觉得我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我知道大家都想挣钱,很多人也在为此而努力着,但她那种挣钱的方式真的是很负能量,完全否定了我们的努力。在他们近乎暴利的收入面前,你的辛苦付出变得一文不值。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大家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大家对物欲的追求已经近乎于病态。
举个例子来说,以前我们一部手机用上5年并不奇怪,所以诺基亚以耐用著称。但现在呢,苹果每年都会开发布会出新款,勾起你的欲望让你把还能用的手机换掉。新品手机的定价并不高,几千块,对于刚毕业或者在校的大学生来说,跳起来摸摸高攒攒钱就能碰到的价格。但大多数人是急功近利的,很少有人愿意等上一年降价后再买,或等省吃俭用、勤工俭学攒够钱再买,或等正在用的手机坏了再买,人人都想第一时间拿到新品。
用最新款的手机也算是可以炫耀的资本之一。
那么钱从哪来?有人钱自然不用多说,穷人呢?
有人会回答你:简单啊,各种白条、某呗、小额贷啊!上传个身份证、银行卡,留个手机号,至少拍个裸照就能拿到钱了。对,就是这么容易。
但是,底线呢?太容易得到的钱拉低了人们的底线,大家只看到了钱来的容易,忽视了背后的高额利息和还不起借款的后果,还有被助长的浮燥风气,让更多的人放弃了努力。
所以我说,网络小额贷是该整治了啊,整治的好!
同时,作为深陷物欲洪流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一学断舍离,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物质欲望呢?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见怪不怪了,这又是韭菜割得差不多,出个文件收场的剧本。

不要怪我吐槽,这么久了,而且出了那么多事,早干啥去了?难道出台了文件就能立竿见影?无非就是利益问题,被忽悠的牺牲品和小白鼠又有谁在意过。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让我想到了传销。

为什么政府不早点打击传销?
因为组织者和受骗者都觉得政府断了他们的财路,里外不是人。

为什么政府不早点打击网络贷款?
因为放贷人和借款人都觉得政府多管闲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是里外不是人。

人类的劣根性永不灭。

呵呵 白米Ⅰ级

赞同来自: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是从2011年开始兴起的,到2013年形成井喷之势,在2014年达到繁荣顶峰,然后在2015年随着各家互金平台出现危机甚至关门倒闭,最终互联网金融的泡沫在2016年被刺破,各家互金平台纷纷跑路,很多投资人的资金血本无归。

在互联网金融大热的2014年,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对互联网金融看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个时候也流行“互联网+”的概念,无论什么行业,都要跟互联网扯上点关系才够潮流。
对于这种互联网金融的大潮,我当时保持了相当谨慎的态度,我认为这终归只是一个泡沫,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刺破的,因为这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欠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一环就是有效合理的风控。
很多人以为做金融的关键就是提高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率越高,做得也就越成功。
这种认识有错吗?没错,但这种认识很不全面,尤其是在金融投资中,把这种认识奉为投资理念会产生致命的结果。
因为我们在合理评估投资水平时,不仅要看收益率,还要看风险,就像我们在买一台电脑一样,不仅要看性能,还要看价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价比。
放到金融投资中来,就是我们要看收益风险比,而且这个收益得是超额收益,就是我们投资所得的收益率减去标准收益率后的收益率,比如我们以国债无风险利率3%作为标准收益率,我们的投资收益率是8%,那么超额收益率就是5%=8%-3%.
那么风险又是什么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风险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常听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我们却从来没见过风险长什么样,其实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不确定性越大,那么风险也就越大。
不确定性又可以用波动率来表示,波动率越大,那么风险也就越大,银行存款利率的波动小,我们可以说银行存款利率的风险小;股票价格的波动大,我们可以说股票投资的风险大。
投资盈亏往往是同源的,这个源就是波动率,你投资的金融产品能在一天内涨5%,那就有可能在一天内跌5%,想想看我们在投资股票时,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进行稳定有序金融投资的根本,没有风控的投资活动,就像无本之木一样,大风吹过,立马就会倒塌。
那么P2P平台又是怎样的运营模式呢?
P2P平台是一个中介机构,吸收存款人(lender)的资金,然后放贷给借款人(borrower),平台赚取其中的息差。
P2P平台在成立之初,就是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不同的是P2P的存款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都在10%以上,在2014年左右的时候,很多储户都把在银行存的钱取出来,拿去投资P2P理财。
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左右,而P2P平台的理财产品能达到10%以上的收益率,这么好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天上掉的馅饼,一笔钱用来买P2P理财能多赚7%的收益率,这简直就是”无风险套利“啊!
那么这真是无风险套利吗?无风险套利的关键在无风险,把存在银行的钱都拿去买P2P理财,真的无风险吗?
长期以来,我国储户的闲余资金都是存在银行里的,拿着稳定安全的利息收益,在他们眼里,这种存款就是最安全的、没风险的,至于那些有风险的投资,比如股票、基金,他们也尝试过,并且承受过高风险带来的损失,他们对高风险高收益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衍生到那些他们此前没经历过的理财产品上,比如P2P理财。
由于那几年互联网金融被吹得天花乱坠,大有要一统未来金融市场之势,很多人被这种假象迷住了双眼,那些夸大的宣传让他们以为,互联网金融就是未来的趋势,投资这种理财产品就是没有风险的。
直到e租宝出事,他们才醒悟过来,原来这所谓的高收益、无风险就是一出骗人的把戏,许诺的那些万丈高楼不过是一片海市蜃楼。
我们再来看看P2P平台承诺的高收益,如果P2P平台真能给投资者承诺10%以上的收益率,那么P2P平台首先就得找到10%以上收益率的投资项目,加上P2P平台的运营成本和佣金,P2P平台至少要找到12%以上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才行。
高风险高收益,收益率高的投资项目,与之伴随的就是高风险,P2P平台需要投资那些高风险的项目,才能确保达到这样的高收益,高风险就意味着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高,比如对方不能按时按额偿还利息本金,并且在无法偿付本息时抵押品的变现率也很差。
能找到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也算是正常运营了,毕竟做的还是投资,尽管是高风险,而有些P2P平台吸收完存款后,只用很少一部分资金去做投资,而把大部分资金都注入到了一个资金池里。
可以想象,面对投资者要求的高收益率,P2P平台自己不做外部投资,而只是在内部构建了一个资金池,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P2P平台不产生投资收益,只能用后进入者的本金去偿还先进入者的利息,直到这个游戏完全玩不下去、资金链断裂,这些P2P平台已经慢慢演化成了一个庞氏骗局。
e租宝平台出事,也是必然的,后来经调查发现,e租宝吸纳的这些资金,费用大多都用来给高管人员进行奢华享受和给员工发工资了,这等于是在花着别人的钱,享受着自己的荣华富贵。
e租宝给投资者承诺的收益率不过百分之十几,就已经撑不下去了,还有很多P2P平台直接给投资者承诺百分之十几的收益率,到最后基本都跑路了,令投资者血本无归。
我一开始以为e租宝只是没有做好风控,或者是风控人员的专业度不够,直到后续更多内幕爆出,我才知道e租宝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骗局,公司的管理层压根就没有想过风控,想的就是用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骗钱走人,结果后面发现越玩越大,已经走不动了。
2016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严格管制P2P平台,很多P2P平台干脆就关门跑路了,有一些还在苦苦硬撑,当然有些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于是他们纷纷转型,开始推出”现金贷“业务。
P2P平台是用存款人的钱去放贷,而现金贷平台是用自有资金去放贷。
如果我们做一个类比的话,P2P平台是用负债去放贷,而现金贷平台是用权益去放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那些小额贷款公司,都是用自有资金去放贷,这个自有资金可以是几个股东共同出资的,可以是捐赠人捐赠的,还有一些是通过严格的手续从金融机构拿到的资金,需要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是不能吸收公众存款的,因此他们做放贷业务是自负盈亏的。
在前些年,我国法律有规定,超过存款利率四倍的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近些年这个利率已经放宽到了36%,现金贷平台是类似于生活中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很多现金贷平台也把年贷款利率设置在了36%附近,当然也有一些现金贷平台面对的都是那些信用度极差的用户,把贷款利率设置到100%也不稀奇。
这次国家出台文件,整治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现金贷,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块业务的风险正在极具扩大,已经到了不得不出手整治的时候了。
既然现金贷平台是用自有资金放贷,自负盈亏,那么即使平台破产倒闭了,影响的也是平台自身,至于这样一刀切吗?
我们都知道金融市场是有传导性的,如果任由这样的金融公司风险集聚,万一哪一天炸了,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单个平台,而是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及时采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银行业有最严的监管标准,上有巴塞尔委员会,还有各大监管机构,银行业的监管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今天的银行业能够稳健运营下去,也是在踩了无数次坑之后才达到的。
反观那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即使如现金贷这样靠自有资金运营的平台,表面上看是自负盈亏的,而实际上他们的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外界还真不一定知道,尤其是在这个行业发展初期,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钻,为了保护广大金融使用者的利益,国家也需要通过政策的方式,监管这个行业的发展。
风控是金融投资的关键,稳健的金融市场是一切金融业务有序开展的保证。

咖啡乐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P2P如果是互联网+庞氏骗局,那网贷这东西就是互联网+高利贷,这些东西什么路数政府里头真蠢到没一个人看出来吗?只不过以前负面影响不明显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现在各种负面影响暴露出来了就关停撇清关系,都是基本操作。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一边希望高大全的政府把所有能做都做了,出了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政府不作为,早干嘛去了。自己只要躺着,等着天上掉馅饼就好。
另一方面希望无政府状态,高喊自由,民主,钻着各种空子,为自己谋利益。一边走在灰色边缘,一边高喊这是创新,这是梦想。
还剩下一片脑袋空空,只会喊666的咸鱼,在这两边鼓吹下来回支持,以显示自己的英明神武。

至于我自己,是一个只会喊222自命清高的傻子。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一个个都是“见怪不怪”“割韭菜”什么的
难道没人想想之前网贷、校园贷造成了多少悲剧么?暂停和监管难道不是好事么?
我们时常说ZF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但是我想也并不是每一个政策都那么辣鸡吧
在带着“刻板印象”看问题时难道不应该想想自己所说是否有依据么?

狒狒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知乎广告部恐成最大输家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有些人瞎答什么啊,现金贷是网贷么?
网贷=网络借贷,中国网贷线下发源于2006年宜信的P2P模式,线上发源于2007年拍拍贷的建立。用了十年时间,中国网贷历经无数人的投入、骗子平台的洗礼,如今登堂入室迎来银监会的监管,以及破万亿元的贷款余额。
现金贷,是2015年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后一些挖空心思搞另类资产平台的新平台(尤其是在校园贷迅猛发展后),Copy国外PaydayLoan模式,用公司自有资金小额放贷给急需用钱的低信用资质用户。
现金贷仅用了两年多,就在中国燃起燎原火,把借款人范围下沉到了资质特别差的人群,通过高昂的借款利率来覆盖掉高昂的借款人违约风险。

(现金贷行业和网贷行业的特点比较)
随着行业发展,现金贷这个名词被有意无意的扩大化,居然被媒体泛指成了只要借出现金的都叫现金贷。
按这种定义,网贷居然变成了现金贷的子集,网络上搜索现金贷的历史,居然把网贷的历史放到现金贷历史里,这是大错特错的。

(我认为不是这些人不懂,而是他们别有用心,希望给现金贷行业套上光环)
现金贷更像传统的小贷公司(自有资金放款,只在属地做业务,自己承担违约风险),只不过小贷公司在网贷行业发展后渐渐无声,却又随着现金贷行业的崛起网络小贷公司(自有资金放款,通过网络全国做业务,自己承担违约风险)炙手可热。
就像当年生造出来P2B、P2C非要蹭P2P的光,现金贷也是生造出来蹭网贷行业光的词汇。
准确对这个行业的定义,是小额现金贷。
这个行业对网贷行业的影响,最多仅限于给部分缺乏资产的平台提供小额现金贷资产,对信用贷平台、车贷平台、房贷平台、企业贷平台,没有丝毫影响,对这些平台上的理财用户,更没有影响。
现金贷从业者们,不要再绑架网贷了,自己趟出条路吧。
网贷从业者们,也不要再为图简化口语化的称自己业务为现金贷了,好不容易把网贷行业做成中性词语,又被焦头烂额的现金贷搞成了贬义词。
图啥啊?

Q&A
上市的中概网贷股中,哪些是现金贷平台?
趣店:现金贷平台,企业主体为网络小贷公司,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平均借款金额几千元
宜人贷/拍拍贷/和信贷:网贷平台,企业主体为金融或科技公司,资金来源为出借人资金,平均借款金额几万元(拍拍贷略有不同,小额大额借款都有,但又不是现金贷)
信而富:既有网贷业务又有现金贷业务

**平台资产是现金贷,限制网络小贷牌照的通知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你是理财人,你投资的是理财平台,网贷平台把资产撮合给出借人从而帮助理财。一个理财平台就算没有现金贷也可以有别的资产,就像当年不让做大额标了平台会转型一样。平台转型不成功,大不了不发标,不影响昔日的债权偿付继续执行,最坏的影响其实就是现金贷资产不能搞了,他们没那么容易挣钱而已,跟网络理财人没什么关系

通知对现金贷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一个警钟,表明高层要收紧这个行业。限制弱背景玩家的进入,只允许强背景玩家进来。因为这个行业太容易挣钱,社会影响太坏,也太容易酿成金融风险。本来现金贷公司就是偷偷摸摸发财,现在好日子到头了,该转型了

南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是关闭市场准入大门。
这下那些濒临破产的,涉嫌违规违法的小网贷哪怕就剩一个公文包也能卖出个大价钱了。

第一轮洗牌即将开始。

看后续监管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时候公布和什么内容了。

准入门槛肯定会提高,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准入门槛。

李显冬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更新一下,这次政策出来,影响远大于我的预期,现金贷政策本身不恐怖,恐怖的是政策影响下用户还款意愿下降和资金抽离所带来的整个市场流动性的迅速失衡,这是一次硬着陆,后续可能发生一些大的事件。
-------------
首先,夸一下监管层,他们成熟了很多,这次监管挺有水平,相比于过去对p2p和ico的这种简单粗暴,这次真的是步步为营,有条不紊,以静制动。行业里的人今年都能明显感受几个点,今年年初开始限制贷款理财类app上应用市场,年中银行资金开始离场,这个月芝麻信用停止和部分现金贷公司的调用接口,现在开始停发互联网小贷牌照。不难看出基本方针就是,先控制增量再处理存量,分别在流量端、资金端、风控数据、经营资质等几个核心环节下手,观察市场走向,并不是一纸官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其次,我觉得这次的整顿对行业是利好的,现金贷不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生意,他是属于具有精细化运营和风控能力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往往具备流量、数据、场景、资金其中的一两个,很大程度上就能控制到法定利率以下,清除不正规的玩家就能少一点劣币驱逐良币,为什么坏账率这么高那是之前玩的是概率游戏,为什么之前流量成本这么高那是因为年化100%的买量买不过不过年化500%的,等等。
最后,本问题原意重点在说牌照,我觉得有没有牌照不重要,不是解决现状的根本,能规避的办法太多了,挂靠、通道、助贷、私下各种管也管不来,现在监管的核心点在于,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在不伤害群众的情况下,让有能力的玩家活下来,没能力的滚出去。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任何行业,只要技术壁垒不高,走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政策进入蛋糕从新分配,此后这个行业跟民间资本就没啥关系啦。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某些回答让我觉得必须得喷一下…
纯自有资金做高利贷,道德上也许有争议,而且这种道德标准是否真的经得住推敲还有待考证,而从商业理性来说,是很合理的。都是自有的equity,不吸纳外部资金,经营高风险资产品类,不过是特定风险偏好而已,没毛病。

借、接其他人的资金做高利贷,而最终出资人不了解自己的资金实际使用用途,这才是要被监管的。

高利贷要被监管,根本原因不是“利息高”,而是“外部性”。关于现金贷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有很权威的paper啊,为什么不去读一读?看看严谨的实证研究,比想到啥说啥靠谱多了。

看到某些一见到“高利贷”就开喷的,还是好好学习一个。历史多个案例已经证明,越是妖魔化利息的国家和地区,实际利息越高。相反,金融体系越发达越健全的国家,利率水平倾向于更低。随便举个例子,英国之所以能打败人口、领土和资源都优于自己的法国俄国,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先进的金融系统能够允许政府以更低的利息进行战争融资,毕竟打仗这事儿,归根到底还是绞肉机+烧钱炉。

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利息和现金贷,推荐几本书和一篇论文,仅供参考。
《西方金融史》C.Kindelberg
《利息论》理查德霍默
《价值起源》W.Goetzmann
Payday Lenders: Heros or Villians? J.E.F, Adair Morse, U of Chicago

建议读原文,而不是二道贩子转述,这些资深学者和行业专家的分析框架能够让我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今日消息:【央行、银监会联手整顿“现金贷”新规落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通知》称,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的批设部门应符合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已批设机构,要重新核查业务资质。《通知》并称,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
这里面“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就是为现金贷量身定制的(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
简单翻译下就是 现金贷 GAME OVER,还没有上岸的现金贷公司们赶紧转型啦~
未来现金贷市场的发展可参考校园贷,野蛮生长结束,持牌机构如银行等重新进场~
该领域监管套利结束,请资本玩家们寻找下一个机会~

网叔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其实想明白P2P监管的本质之后,监管其实也不需要“草木皆兵”。

最近的现金贷监管介入让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
一会儿辟谣,一会儿坐实,一会儿不尽然,一会又有所出路。
这样的感觉,包括网叔在内,都有点“被猴耍”的感觉。

从2015年12月e租宝覆灭之始,监管带给投资人和从业者“惊弓之鸟”般的日子,已经快过去2年了。虽据说明年4月就大致能见分晓。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感觉最后这个“十”会更加艰难。

金融行业离钱太近,人性的恶常常暴露无遗。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再加上各种利益集团……
所以现实讲:
监管虽然讨厌,但我们如有要做P2P投资。则又必须坦然面对。

很多年前,一位师长这样告诉网叔:无法改变的事情,了解它,适应它,在它的规则下利用好它。这也几乎成为叔的一句座右铭,年纪愈大,越明白这才是现实主义最向上的浪漫。

那好,最核心的问题来了:
目前阶段,P2P以及P2P周边的监管到底在“监管”什么?

网叔其实在昨天直发的文字中就已经简单讲过,目前阶段P2P的监管其实逻辑是这样的:
以前不能干的事,因为过去几年管的比较松,然后有人偷偷干了,其他人看干的人没事,于是一拥而上。 结果,干着干着出了很多事。 监管部门一看不对,忙过来整治:谁让你们干的?快滚回去……
1、以前不能干的是什么?
机构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不能公开集资和放贷

2、“因为过去几年管的比较松,然后有人偷偷干了”指什么?
2007年出现,中国P2P行业开始,法律依据是“个人对个人”的民间借贷。但2013年以后,互联网金融大热,P2P平台开始各种触犯红线的涉集资和放贷的“创新”。
实际没有牌照,偷偷干了有牌照才能干的事。

3、“其他人看干的人没事,于是一拥而上。”指什么?
金融一直高压管制行业,存在巨大的监管套利空间。因为管的松,空间和巨大的诱惑就出现,所以旁观者就一拥而上了。

4、“干着干着就出了很多事。”指什么?
一方面是2000多家P2P提现困难和跑路。然后各种维权带来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出现了e租宝这种巨型的非法集资平台,胆大妄为想靠做大“绑架”国家。

5、“监管部门一看不对,忙过来整治:谁让你们干的?快滚回去……”指什么?
2015年12月,e租宝被一锅端之后。P2P行业的监管风暴开始了。


在腥风血雨的监管背后,其实监管层也只是做了三件事:

1、承认P2P这种利用互联网做点对点民间借贷是合法的。这是P2P行业最大的利好。以前最正规的P2P大家都战战兢兢,现在至少承认了。 2、不合规的,都给我停掉。 3、设置了一些防范风险的措施:限额、存管等(当然限额你也可以理解利益分配)。
过去这些年,做P2P的人,80%是真正想做好P2P借贷这件事的。但80%中也有80%只是想利用P2P借贷,迂回去做“银行”做的事。
所以,监管下来这两年“整改”才这么痛苦。


回过头来。在监管面前,我们投资人主要抓什么?

1、平台是否触犯合规的本质问题。
合规的本质问题,对P2P来讲一直就是集资。一切离“个人对个人”远的平台模式,都需要注意。像“活期”这样其实难搞清楚“个人对个人”,未来前途就非常不确定。所以网叔全撤了。
当然,现金贷这次的整顿,放贷这条红线也开始强调了。但这条红线,整体来讲影响相对有限。

2、是否触犯防范风险的措施。
因为存管现在门槛已经非常低,现在主要看的就是业务。大额业务平台未来转型肯定会伤筋动骨,所以也要慎重了。

3、平台是否有抗风险的实力。
越是动荡,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家底和背景就开始变得尤为重要。所以,现阶段投资,网叔基本拒绝了屌丝平台。
另一方面,有没有做抗风险能力的资产


越是离监管截止期近,不确定风险就越大。

就像一个小孩屡教不改,屡警告不听,再有耐心的大人也会做出出格的“家暴”可能。
P2P行业的家暴,估计也会有那么几个“杀一儆百”。
所以,最近网叔一直告诉大家稳一点。自己也基本做防守策略。
说实在的,市场的确也有一些有恃无恐的平台。且投且珍惜吧。



写在最后
1、投资上有什么疑惑,可以扫码关注我的公号(网叔点财)留言问叔。但平时很忙,不一定马上回答。保持耐心。
2、问问题的时候,不要“在吗”?在你妹啊……叔又不是守在微信后台的小客服。
3、如果问问题,先把问题讲清楚,自己先调研基础信息。不要上来直接问:某某平台安全么?(该类问题一律不回复)。问平台的正确方式:把这个平台的注册时间,核心股东,业务。让你不安的原因先整理发给叔……总之,叔一向不喜欢不动脑子的伸手党。你懒,叔的时间更宝贵。
叔的态度:投资靠自己,但能帮的尽量帮。



网叔,互联网金融资深人士。独立,理性。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网叔不是文明人,衣冠禽兽请绕道。关注网叔,微信公众号:网叔点财(wsdc2046)

韩剑慧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高层敲响了一个警钟,要收紧这个行业,限制弱背景玩家的进入,只允许强背景玩家进来。
从管控思路来看,一是提高注册资金的门槛,未来网络小贷市场上主要保留两类企业:
  • 拥有雄厚资金的大企业
  • 拥有技术的互联网企业
二是控制放贷规模,将来监管会更严,会降低杠杆率。当然存量的牌照也立马水涨船高。
网贷牌照发放被叫停,有关当局亡羊补牢,搞不好这就是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源头。别说耸人听闻,“现金贷”经营的就是人性弱点,而银行现在都从实体经济抽贷,回笼资金大量流进网贷公司 。
实际上,有关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小贷跨省展业带来的风险和监管难题一直持保留意见。目前现金贷平台和网贷平台都迫切地去拿互联网小贷牌照,以此解决现金贷展业的合法性问题。如果不加以限制,现金贷的风险会迅速蔓延到互联网小贷领域,甚至不排除发生系统性风险。
监管层敏锐地看到了现金贷风险在往互联网小贷迁移,出于防范于未然的考虑,果断地采取了措施进行监管。在监管不断加码的整治风暴中,现金贷的大洗牌已不可避免,更有人称之为“大清洗”。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脚后跟都想得通的事,怎么搞的嘛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