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孙静雅卖淫案」中,公安干警随意翻阅网民聊天记录的行为?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如何看待「孙静雅卖淫案」中,公安干警随意翻阅网民聊天记录的行为?

“海天盛筵”女主角涉卖淫被抓 现场画面曝光
在10月12日的新闻中,之前「海天盛筵」中的女主角涉嫌卖淫被撞,但是新闻中一个警察翻阅聊天记录的镜头让人很介意。新闻中称这是「警方在日常网上巡查时发现了奇怪的聊天内容」。
既然是日常网上巡查,那么应该不是针对某个嫌疑人的调查,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无目标、无差别的随意翻阅他人的聊天记录?
这样的行为是否合规合法?

-------------------------------------------------------------------

补充:有的答主认为是先发现了线索才查阅的聊天记录。可是新闻里有这样一句话:

2014年11月8日,枣庄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的民警在日常网上巡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聊天内容。“过夜太贵”、“3000起步”类似这样的字眼,让民警觉得,这些聊天内容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些不正当的交易。

如果是先有线索后查阅的话,似乎说不通啊。
已邀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作为一个某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分析团队成员来说一下:这种是绝对不可能是随意翻出来的。

全中国一天的聊天记录到底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我的团队,一天处理的日志流水起码几百个G。而且,这几百个G还不是小电影小图片,都是文本,有多少字符自己换算一下。
你让我随便去看看,然后从中找到点什么蛛丝马迹?
err~

所以,这种情况,不外乎两种可能:
1:他/她的id上了黑名单,所以相关的记录被单独提出来了;
2:他/她的某些聊天记录触发了某些规则的警报,被过滤出来了。

而“随意翻阅”,其实仅仅是一个为了不泄露具体内情的一个掩饰说法而已。

-------------------------------------------------------------------------------------------

我本来没觉得我这内容算什么“内幕”的,没想到居然引来这么热烈的回复。
再补充一些内容吧:

首先是聊天记录问题:
其实一开始答的时候没注意看题目的图片。
其实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那聊天记录的格式太工整太漂亮了,绝对不是从服务器或者任何后台接口上拿下来的数据。不是据说知乎上程序员一抓一大把吗?怎么没一个人发现这点呢?我就不信你们平时做系统开发时,日志都是打成富文本格式的,还居然带不同的颜色?
而无论是网监还是公检法还是其他什么部门,倒数据过去一定也是从后台接口倒的,也肯定没谁有这闲情逸致的把这些东西给弄得那么漂亮。
所以这图片肯定是从qq客户端的聊天记录上拍的,只是刚才对比了一下我的qq的聊天记录格式,似乎又有点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版本差异。

然后是聊天记录问题:
首先我澄清一下,一般而言,我是不接触线上的实际数据的,当然某些时候从生产环境批量导一些数据到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作为样本用于测试或者别的啥的还是有的。
另外,数据分析不是需求不是研发不是测试,所以任何关于聊天记录在服务器端的行为,例如说是否被过滤或者转发到有关部门等等问题,我是真的不知道。不过,在我看来,有过滤是正常的,没过滤倒是值得问一下:真的吗?

再说一下用户隐私的问题:
我大概可以理解大家为什么那么关注聊天记录,那是因为大家认为用户隐私就等于聊天记录吧?
但是实际上,即使不直接接触聊天记录或者其他ugc,也一样能从很多数据中还原出很多信息。例如说从几年前开始,淘宝还是支付宝,每年末都会给每个用户一份年度账单还是类似的东西,上面很清楚的列了很多你的习惯行为和资料,这其实是每个人能接触到的最直观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而且随着数据的增加,这些画像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准。
例如说曾经有不少人好奇过qq中显示好友真实姓名的问题,其实也是这么回事,你真以为qq是分析你的聊天记录才知道你的真名的?
而且现在不止是互联网公司了能这么干了,连银行也开始玩这些新潮的东东了。例如说几个月前招行突然主动给我发了短信说我获得了30万的什么“闪电贷”的贷款额度,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这玩意,更没申请过,一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短信,没理。后来从招行手机app上看到,才知道这居然是真的。那你说招行是怎么批给我的?还用问?肯定是从我的各种流水,各种刷卡记录,各种资金往来,然后分析的嘛。
那你们说这些是不是隐私呢?其实我觉得是吧?
所以,在大数据时代,用户隐私其实真的是一个挺尴尬的问题。虽然我自己干这行,所以一直挺重视自己的隐私不在网上泄露,但是还是意外的被招行抓住了。

接下来是关于公检法等部门调阅这些数据的问题:
利用聊天记录或者其他数据查水表,我知道这是很多人的敏感点,我只能说这锅其实背得有点冤。从历史上说,最起码在周兴来俊臣年代,查水表都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弄出了个什么《罗织经》了。所以,如果觉得没了聊天记录,就查不了水表了?哼哼,你先问问这楼里的那一票答主们同意不同意吧?
但是,就如我上面说的,现在很多大中型的企业都能有足够多的数据建立这样的数据仓库,并且自由的基于这些数据做挖掘、分析、并且用于各种用途,你觉得这就没问题?例如说招行一声不响就主动给我送了30万大礼包,这tm不是送温暖了,简直是送火炉啊---我的手机要是丢了,或者这个那个原因被黑了,这30万谁来背?虽然我相信我的安全防护意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不应该那么有信心吧?所以其实这些数据现在真的是挺麻烦的,我甚至都不知道算是白的黑的还是灰的。反正是没王法没规范,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最后:
网络也许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安全感,例如说很多事情可以用马甲,可以匿名发帖,可以像我评论中的某个id那样,每年换一个电话号码……
唉,回忆点往事吧。
我当年还在大学时,还是smth、ytht、ptt盛行的年代。我有一次和一群人论战之后,有人偷偷告诉我,和我对骂的那帮人上了很多马甲。于是我做了个爬虫,然后分析id发言的语言风格用词风格发帖等信息,然后果然扫到了一大批的疑似马甲,其中很多还真的确认了。
所以,从这事之后我就深刻的认识到,其实就像德国人有了恩尼格玛密码机就觉得不可破译,但是却被图灵用机器破了一样,在机器vs机器,程序vs程序的年代,我们很多下意识的感觉,都是错的。这就是网络安全领域中一个基本结论:没有不可攻破的安全/加密系统,无非是代价多高,值不值得而已。
尤其是后来,从bbs的各种风波开始,我经历和旁观了这十多年来网络上各种相关的风风雨雨,有些事情真的看得很淡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必须要说,其实这些网络带来的安全感真的是虚的。如果仅仅是为了不泄露个人隐私,匿名马甲什么的,都可以用,就像我现在一样。但是如果以为有了完善的个人隐私保护,就可以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负责了,那就未免太天真了。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这话对谁都一样,对哪边都一样,当然也包括我。

-------------------------------------------------------------------------------------------

最后一次更新:
其实我很早就发现了,一但有人说到个人隐私被侵犯,就会有一些人出来说XX有关部门如何如何了。虽然不好说某些人是在别有用心的转移视线,但是,确实很多普通人对隐私保护这个问题是认识不足的。
所以,这里就再加一些关于隐私保护的内容,算是科普一下吧。

我先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你家的大门上装锁,显然是不想别人随便进来,但是,问题是:这个“别人”到底是谁呢?
如果是善意的邻居,即所谓的防君子不防小人,那其实几块钱十来块的一把弹子锁就够了;
如果是不怀好意的小偷小摸,那你恐怕要买那些正规的防盗锁了,据说什么十字形的月牙形的会更好一点。但是要是运气不好,碰上老资格的江洋大盗,估计也难逃一劫;
如果是那些“日常巡查”的警察,那还不够:我家几年前曾经把钥匙忘在大门里,结果打电话让公安备案的开锁师傅来,十几分钟就搞定了。我想大家都同意,警方如果有需要的话,一定可以找来那些备案的开锁师傅,所以,要想防住他们,恐怕得上几千块钱的那些密码锁、指纹锁等等;
如果招来了大家口中无比神秘而且还无所不能的有关部门麾下的JB们---我指的是:James Bond、Jason Bourne、Jack Bauer们,哪怕你用声纹虹膜,照样给你破了。弄成金库那种级别的我不知道行不行,但是以电影来看,恐怕还是够呛。

而且也很显然的,每种不同级别的代价也是不同的。而且很多时候和换门锁不一样,这代价不但包括初始建设成本,还包括日常使用成本都会有所不同。

不妨做个实验吧:
例如说要想保护你在知乎的发言不被人肉,不想被卖帐号等等,参考一次一密原理,可以用以下办法:
你每提一个问题,或者每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每发表一个评论,都先用一次性邮箱注册一个全新的知乎帐号,然后用那个帐号登录后再匿名回答。每个帐号只用一次,之后永远废弃。
这样,哪怕知乎匿名机制不那么完善,哪怕知乎官方也不怀好意的参与对你的人肉,你的不同回答和问题也非常不容易被关联起来---如果你可以再加入一点ip地址欺骗等技术的话,效果会更好。
这个措施,不涉及金钱,也不涉及多高深的技术,只涉及一点点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会额外的付出一点点的代价,例如说你这么干,永远当不了知乎的大V。
好,大家自己不妨试试看,可以坚持多久?
我猜大部分人坚持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同样的道理,个人隐私是不是应该保护?绝对的。
但是应该保护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你,还有其他的民众,原意为保护个人隐私,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理解各位听到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侵犯,或者可能被侵犯时的义愤填膺。但是,说得难听点,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个人隐私的看重程度,并不如他们在听到这类新闻时所想象的那么高。
说白了,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个人隐私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的惰性:
因为懒惰,所以都在用第三方授权注册和登陆;
因为懒惰,即使不提供第三方授权机制,也在不同网站不同app都用同样的id和密码;
因为懒惰,自己名下的所有银行卡都用同一个密码,更别说定期更换了;
因为懒惰,某些要求定期更改密码的选项会被关掉,如果是关不掉的,会在改完密码后,把密码抄在某个小本子上;
因为懒惰,所以是root敢死队的核心成员;
……

所以,保护个人隐私,非常政治正确。
但是如果不仅仅是想喊口号,而是想认认真真的探讨相关问题,请讨论的各方先明确两点:
1:你的个人隐私想保护到什么程度?
2:你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两点不明确,永远都不会有结果。

Freedom is not free.
Privacy/Security 同理。

好了,取消关注了,干活了。
最后,谢谢各位点赞或者关注。如果这些内容能给大家一点帮助,我就很满足了。
谢谢。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美国棱镜事件时,看到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义愤填膺时我笑了。

我一个it届的同学谈起网监部门时曾羡慕的说,“他们真有钱啊,那么贵的服务器随便扔着都不用。我当时进什么外企,为什么不做公务员!”

那么多钱的网监还有安全部门你以为就查查色情网站,屏蔽政策不容许的关键词么。

你的聊天记录,浏览历史,购买记录,电话内容短信内容,家庭住址,车牌号码,财产情况,医疗档案,感情生活。。。总之,你的一切隐私,一些人想查可以随时查,甚至,只需要你的一个名字,一个电话号码。。。

他们并不是智商超群的黑客,他们只需要某种权限,而这种权限有一顶庄严的帽子: 安全。

这并不可怕,因为,我同意国家社会安全利益要在公民隐私权利之上。

但是,可怕的是,他们使用这种权限时,不一定是因为你触发了需要筛查的敏感词,因此怀疑你违法。

你的情敌,你的前任,你跟踪狂的仰慕者,你的商业竞争对手,甚至,你的普通同事同学朋友,只是因为单纯的好奇,只要他们有这种权限,或者,他们的某个朋友有这种权限,你所谓的隐私都可以暴露在他们的面前。

而他们不告诉你,你永远都不会知道。

在中国谈隐私是件可笑的事,就像孙雅静还有共犯一样,她们会自愿接受这个节目的采访么?我不信。目前为止,她甚至还没有接受法律的审判,好像应该叫嫌疑人吧,嫌疑人拘禁中对着电视节目认罪,而且是卖淫罪,有隐私的国度应该很难发生吧。

话说看了这个才知道外围女真是辛苦,挨刀整形,美容塑身,有时还得变性,网下置办行头,网上熟练p图,床上床下应酬业务都要熟练,最重要的是人家卖的是自己的东西,简直是老实赚钱的典范了。

那这些外围女对社会又造成多大的危害?会比城市里明目张胆经营的按摩房,夜总会更大
么?

一群警察忙活了好几个月跨省抓人,全程直播是为严格的捍卫法律么?那我和我朋友们这么多年被偷的电话钱包,被抢的包怎么没人捍卫,因为这比抓外围女更难么?

嗯,我又跑题了。。。


分割。。。。

另与题目无关,正常人类一定要善于在评论中发现奇葩,并及时拉黑,我以前懒得拉黑结果经常出现如下情况,以下私信截图来自评论里叫浮世欢那个。





有人嘲笑我,说抓外围女和抓小偷抢劫犯是两个部门两码事。

原谅我不能理解,公权力和警力资源不是按保障社会安全程度分配的么?

不该是么?

效率和难易程度这件事好像没什么可探讨的。专政国家里并无办不了的难事,只不过是根据重要程度来的,而重要程度的评判有特殊标准。

不说别的,就说外国人自行车手机丢马上被找回很多新闻了吧。

这种基本事实我们无力改变,只能接受,但是坚决不承认或者假装看不见,也真是,有点悲哀。。。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故意等到有些警察同志答完后才说话,就是为了问一句:你们强调的授权呢?你们得到授权的法律条文呢?真心求教!要点:请出示法律条款表明,在无任何犯罪迹象时,警方有权网上巡查他人隐私。
可别是下面这种情况:游客被宰你们强调无法律授权,无力保护;网上隐私巡查你又说打击犯罪,无法可依我也责无旁贷。



————————————————以上原答,以下看了评论的解释——————
看到评论区的人治法治之争,我就知道楼歪了。本想立刻解释,但看到赞数猛增,我以我们律师的阴暗心理想,何不先骗几个赞再说。现在看点赞的增速慢下来了,即然利已收取,现在再来博点名声。(我很欣慰,我作为律师的邪恶内心还没有被知乎的正能量浸染)。
我原答里的这些话是有前因的,让我来慢慢解释。
先来点普法。一部法律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总则,也就是原则性规定。第二部分分则,是对实施该法的具体规定。但是分则的具体规定是否能全部列举出总则里原则性规定的全部内涵呢?答案是不可能!法律不可能细到把原则里划分的具体事例列举穷尽,全部规定到。但是那些没在具本分则里规定到的,但又是总则的原则规定里不允许的行为如何处理?
这是我和一些警方人士的争议由来。我在这先向 @霍sir道歉,我不得不又一次提到您,因为这样说明问题方便。
我先说霍sir观点(您如果有异议可以提,我来改正):他认为警察只能干具体分则里已规定的内容。也就是已具体授权的执法行为。而未经授权的行为,再正确也不能干,因为越权。这里我称之为分则派。
我的观点:我认为在分则已具体授权的执法行为当然要严格依法施行。但在分则规定之外的某些涉嫌违反总则的原则性规定的行为,如果证据确凿,执法者也要承担起维护法律原则,人民权益不受侵害的责任。我自己简称为总则派。
我认为这就是我和象霍sir这样的同志的主要分歧。概括一下,我认为执法者应站在法律原则的角度执法;而霍sir认为执法者应站在分则的角度执法。
所以我和霍sir之间的争议不是人治和法治之争,而是法治层面下的执法角度之争。所以我在此正告那些在评论区内对骂的人治论和法治论者们,咳!你们继续,我也管不了,也不敢管。
下面举例细述一下我的观点。
如果你是一个警察,接到报警,到达后发现室内两个成年裸男在纠缠,你过去询问。一男指控另一男强奸,而另一男一边直着下体一边辩解说这是按摩,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方式。二人并没有体外伤。
作为一个警察,你当然知道我国刑法没有男男强奸的规定,前男的指控肯定不成立。即具体分则里没有授权,你无权以刑事侦查手段处理该事。但后男的行为明显是违法行为,因为他在睁着眼说瞎话,在侵害前男的人身和精神利益,可能没有人身损害,但必然造成精神损害。
在此我不想代入分则论的警方人员去揣测如何处理这事,我只能说说我的做法。我虽然不会对后男行使刑事侦查手段,但我不会让他再为所欲为,我会制止他的按摩行为,即使没有法律授权。我不会在这时说你们继续,这事不归我管。这也是我对宰客事件的看法,宰客行为已同后男直直的下体一样一目了然,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说你们继续,这事不归我管。我的依据,是站在法律原则的基础上的,人民警察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犯的责任。只要是侵害事实清楚,就由不得警察不管。

所以请评论区里乱骂的人们注意,我才是那个偏向“人治”的人,而霍sir他们则是那些更倾向严格法治的人。
而对 @王宇直等果断取关的人,我不会有任何怨言和解释。江湖相遇,合则相聚。意气相背,分头去睡(只是为了压韵)。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人在江湖,捕快素不喜踢脚助拳。理亏,捉去撕骂便是,冷眼看着不淌浑水。若是朗堂青石着了污,仍是忍不住取瓢水洗洗。评论场子里,若有少侠不忿,讥讽便罢,记得留下五文。抱拳。
=====================================================================

围观的看不下去了,紧扣问题,就事论事。一句话,隔行如隔山,莫以揣测来断定。

记不太清了,六月或是七月份底,有一行山东警方的办案人员来到这边,寻求落地工作的配合,我们提供了一些微小的帮助。对于涉案情况,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办案方不提,我们不问,只知道是涉及网络卖淫。新闻一出,立马就明白了。

一、“日常网上巡查”

大家还记得"招远事件”吗?当时招远警方发布了一则通告,然后就被淹没在各种怀疑和负面评论之中。有人说是打得一套好官腔,有人说是冷漠,当然,也同样有人说是洗地和开脱。

5月28日21时许,张某等六人在招远市“麦当劳”快餐店内与同在该店就餐的吴某发生口角,张某等六人对吴某进行殴打,致吴某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招远市公安局出警民警快速反应,将张某等六人抓捕到案,经初步审查,张某等六人对殴打吴某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查当中。

其实,这就是一个《案件来源》中规中矩的模版(我会把“快速反应”那句话改成“立即组织警力”)。类似的文体和措辞,每天,甚至这一刻就在各个民警的电脑里录入着,在案件来源、抓获经过、受案登记等文书或报告里,随案件进行着流转,最终出现在检察院、法院和律师览阅的案卷里。对于政法工作者,这算是再熟悉不过的公安写作所涉及的内容了,然而却在当时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好了,扯的这么远,其实是想说,类似于“日常巡查”、“日常工作中”、“日常巡逻过程中”的字眼,也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惯例措辞,一般是为了保护和隐去不便于公开的线索来源(请参考@BIGU的回答)。“朝阳群众”之所以很神秘,也是类似的原因。很多朋友也从侧面提到了敏感词等指向性因素,以及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问题。因此,将“日常网上巡查”等同于无目的、无审查、无限制的窥看隐私聊天内容,发现重大案件线索靠偶然。吓死网安民警了,赶紧滴点眼药水压压惊!


@逻格斯 不要纠结于“日常网上巡查”字面上的含义。我的说法是否真实,是不是洗地,询问您单位公诉科的同事便知分晓。实在看不得咱们大家因为一些语义的不解,莫名转向法律对公权的论战(虽然很精彩)。

二、审查

在我所在城市,技侦、网侦的程序审查是繁复和严苛的。需要立案决定书、网上执法办案编号、办案单位领导-技术部门领导-分局负责人签字、网上申请单等等,市局审核审批又是另一套程序和签字,还有最终技术部门和第三方的法务交接。即便是网监终端,授权也是有限的。严格吗?会对每个呈请的内容与实际案情是否有关联进行复核,一旦检出不符之处或者夹带“私货”,会追责,电话立马到你的直属领导那里。注意,这一切的起点在立案决定书。

这也不可避免造成了效率上的一定损失,基层执法狗需要排队等结果,经常厚着脸皮去相关部门催要,当年还办案时,分局支队内勤最怕我的“夺命连环CALL”,也曾经常因程序和调取速度问题和几大运营商的接待人员呛声。

三、宣传报道

多年的经验证实,作为正面宣传,符合基本案件事实、衬托出警方工作、做出良性的社会导向,除此不能要求更多了。。。很多时候你无法想象,最终出片会是怎样的剪辑和解说,自己都惊出一身白毛汗有木有?

再说远点,作为热点实事报道和评论,目前官媒尚且时常为了显示“公允”而去“公允”,为了显示“专业”而使用经过观点过滤的“砖家”,其他媒体呢?这个话题上,我选择狗带,请用大虾噎死我。



最后,如开头所述,若你问我,为什么一个简单的线索或者情况,居然需要民警寒酸的带着介绍信,跑到异地寻求当地警方帮助?难道不应该是藏在白莹莹的屏幕后面,轻启Skynet,不惜践踏隐私,洞察明晰每一股数据流动,派出T-800便可终结世间罪恶?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就好像问你,为什么我不开口就是默认,开口便是洗地?

确实很难,咱们都好好想想。

Alle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去年年底闲得无聊,跟同学说家里烟花不给力,想做个大烟花,然后一开始是想铝热反应,后来觉得镁铜应该更给力。。最后我们就扯到了黑索金上,我还专门百度了一下获取渠道或者制作方法。。。然后过了年几天之后正在相亲的时候被请过去喝茶了233333333
我跟警察叔叔谈笑风生,其实我只是医学生,只是想学习一个而已,怎么就来了派出所呢?警察叔叔笑道,前阵子有人从国外走私一批,你这大过年的搞个大新闻,是要负责任滴。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是我见得多啦,什么样的熊孩子我没见过啊?你毕竟图样,我帮你着急啊,识得呜识得啊?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谢邀。
我不管别的兄弟单位怎么运作的,我没发言权,反正我们这边,网监等配侦部门,卡手续卡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程序正义还是应当恪守。

我局网监有我的师哥,也有一起在特警同一个大队耽误过两年青春,然后各自单飞的同级同期校友。曾经我因为案件的关系问他们配侦部门要求给点支撑,他们都一本正经的跟我要手续。我知道,以我们的交情,他们要能办的肯定就给我办了。尊重,从不刁难对方,不用友情来绑架对方开始。两三次之后,我也不再纠结。后来才知道,他们要调QQ聊天记录,是要把立案决定书等手续发给腾讯公司(有朋友指正了是把手续给省厅网监总队,具体我也不了解,但肯定是得有个手续的),腾讯公司再传给他们的。毕竟,聊天记录不像网上发帖和公共聊天室有那么强的自爆性和公开性,个人之间的QQ聊天是很私密的事情。
这个案件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我说我这边办案讲程序,但架不住别处不那么规范。我们这边不会或许也不能生吃腾讯公司,但不代表没有任何单位可以生吃腾讯公司,虽然现在腾讯公司有足够的硬度和坚挺的态度(至少对我局是如此的)
但会不会是有另外一种可能——
这个案子要么是被举报,要么是其他案件牵出,总之当地其实是有手续的,然后在宣传上,为了说明自己的“主动出击不懒政”,而过分的宣传自己“主动发现”。反而是捡了个芝麻,扔掉个西瓜。宣传口的人,有时候太在意中心目标了,却忽视了细节。

这个也算是个合理怀疑吧。
嗯,此处兼与@逻格斯交流,我不洗地,我的态度和倾向,相信君能够读的出来。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已经回答过了,就搬过来……
~~~~~
先说个人判断。这个“日常网上巡查”,并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随便看人聊天记录……

说说原因。

1.据我所知,警方调查聊天记录是需要一定履行程序的(至少基层警察要查这个是需要挺多程序),例如立案决定书,案件经过,申请调查的理由等等,还得一层层领导批准签字。但,对于具体从事这一调查业务的人来说,他们是否可以未经程序看人聊天记录,这我就不清楚的了。监管程序是否足够严密就是关键。
个人意见,查这东西应该不会太容易。

2.不要把警察想得太无聊。上班没事网上找人聊天记录看?即使无聊了应该也有更多好看的内容吧,干嘛看这个。

3.网上信息何等海量,真要随随便便的查看就能看到案件线索?那简直可以买彩票了。
感觉概率太低,不太可能是随便巡查看到的。

4.不知道这个日常巡查发现案件,是不是全国警察通用的借口啊……至少据我所知,很多案子都是根据线索发现的,但对外说都是“日常巡逻”。理由很简单,不想泄露具体线索来源嘛。
卖淫嫖娼是巡逻发现的(实际可能是线人举报),聚众赌博是巡逻发现的(实际可能是输了钱的家伙举报的),就连很多网上逃犯都是在巡逻时抓到的(很可能是旅馆老板举报)……
创建于 08:5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8月份高中同学15年聚会,
班里有些人找不到联系方式,这时候一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学(县城公安局经侦大队)通过内网系统把几乎所有同学到找出来了,
结没结婚,离过婚没有都统统一览无余,最近一次接电话是在什么地方都有。。。

一堆同学在那大叫牛逼,关键时刻还得靠警察叔叔。
俺在国外看着脊背发凉。

丁丁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高票匿名的回答应该是正确的。

那个叫章孜的胡说八道,还不让评论,

通过人工潜伏的方式来监视,你知道光是企鹅,加微信,加YY有多少个聊天群吗?而且还用人工监视,中国有六亿人上网啊大哥!!!有关部门就是人人千手千眼也不可能处理的过来啊!

都这年头了,舆情报告不用数据分析还用人眼盯着QQ,随便找个计算机的本科生都知道关键词搜索吧,你的意思是不是有关部门里面根本没有上过大学的呀,不然怎么可能是这种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方式啊喂

——这是我在知乎上见到的有关部门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而且,舆情报告是宣传部门的事情,,而网络巡查,查看个人信息则是强力机关的事情。

宣传部门根本没权力开展网络巡查,而强力机关的职权范围里面也不会有舆情报告。。

造谣能不能动点脑子啊喂。。。。就这种水平的谣言还有13个赞,我叶良辰服了。。。。

———————— —————— ————— ——————
中国确实应该有权力极大的有关部门,可以随意查阅聊天记录,你懂的。

但是这个部门不大可能是公安,公安查阅特定的聊天记录是需要履行一定的审批手续的,而且是从腾讯公司调取的,不是在自己的屏幕上就实时查看的。看到那张图片了吗,那应该就是从腾讯公司拉出来的单子。

从技术上来讲,就是让民警随意看,每天那么多的聊天记录,也不可能有人有这个能力去看。不然,就凭知乎上这么多作大死的回答,早该有人被按在键盘上了。

据我所知,对于大量数据的筛选,第一层是大量的筛选模型,筛选出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记录,然后按照风险度排序,然后可能有某种过滤规则对于初步筛选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推荐给人工分析。。。

孙静雅被查到的第二大可能是她的群里面聊天记录符合某种筛选模型设定的模式,可能就是符合卖淫嫖娼方面的语言模式,然后被系统挑了出来推荐给人工分析。

第一大可能呢?当然是某起卖淫事件被查处,然后被某嫖客或者小姐供出来了呗。

但是,新闻通报里面当然不能这么讲,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司法部门的对外通报都是要经过涉密方面的审核的,涉及办案细节的内容要被抹去或者模糊处理,保证不能泄露办案机密,这个网上巡查只是一种托辞而已,我以前办了三年的行政执法,线索来源几乎全选的是巡查,虽然实际来源是五花八门。

至于大家担心的隐私问题。我想说的是,有关部门整天忙着关注国家大事和某些神秘人物,你以为是个人就能挤进黑名单?抱歉,就绝大多数人而言,你想作大死,人家还懒得浪费八毛钱的子弹呢。

另外一个不用担心隐私被泄露的原因有点让人哭笑不得,那就是,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因为部门山头主义的阻挠,相关的统一路径整合已经嚷嚷了很多年,但是很可能再过二十年也完不成这个任务。

———————— ——————— ——————— ———————

一旦全国各系统条线的资源整合完成了呢?

天网的硬件资源就已经齐备了啊啊啊。

所有的银行资金,先进技术,军事资源,全国范围的视频识别系统,全国范围的网络监视系统,全国范围的所有人员信息,全部尽在掌控之中。

接下来只需要一个能自主学习的AI。。。。

你们还担心个人隐私???


JUDGEMENT DAY !!!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事实上警察同志可以调查任何人在网络上的留言记录
比如去年沈阳有个很牛逼的房地产公司,就是那个在微博很红的买了个特贵U盘的又放了日狗照片的富二代他爹的房地产公司,找设计院做了一套违规的图纸,虽然没有签字,但是警察直接通过专线进入这个设计师的邮箱找到邮件记录证明这一套违规的图纸就是他做的,最后他被判刑。
再说近一点的事情,比如今年成都那个边道的女司机被暴打,很快网络上就流传出她的开房记录,很明显这是某个警察同志(或者临时工)放出的,因为只有警察同志有这个权限,虽然没有法律许可,但是他也就是能查看并且公之于众。
再说身边的一件事,比如我有个警察朋友,女的,户籍民警,虽然公安部门男女比例很悬殊,但是因为她一直比较宅又比较腐所以还是剩下了,后来家里催得紧,到处相亲也没结果,平时没事就在内部系统翻居民户籍卡看照片找帅哥,就这样找到了老公,还是个富家公子。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说警察没有授权的,注册QQ的时候显然都没看过相关协议。

腾讯服务协议:
腾讯不会将您的个人信息转移或披露给任何非关联的第三方,除非:
(1)相关法律法规或法院、政府机关要求;
您在使用本服务时不得利用本服务从事以下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发布、传送、传播、储存违反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统一、社会稳定、公序良俗、社会公德以及侮辱、诽谤、色情、暴力的内容;


《隐私政策》:
您使用服务时我们可能收集如下信息:
您通过我们的服务进行通讯的信息,例如曾通讯的账号,以及通讯时间、数据和时长;


QQ号码规则:
四、【用户身份信息验证】
4.2 腾讯与用户一同致力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腾讯的一项基本原则。未经您的同意,腾讯不会向腾讯以外的任何公司、组织和个人披露您的个人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至于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第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究刑事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你们觉得你们的隐私是绝对的,你们的自由是无限的,你们的言谈举止,就因为用QQ这个特殊的渠道发布,就可以完全不受法律法规限制?
在QQ上怎么了?卖淫嫖娼,贩枪贩毒,合着你自己不公开,就管不了你了?
太甜了真的。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数据记录。开过房的,刷过卡的,买过票的,甚至路过监控摄像头的,你们各式各样的行为,都将以数据的形式存留在不同的信息系统里。这些庞杂的信息被不同的系统所收录在不同的存储器中,如果有足够的权限,把跟一个人的有关的所有数据提取出来,那就是这个人的生活全景。当然,这太庞杂也太费力了,而且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审批。
所以会有一些筛选和过滤。比如你跟QQ好友说给我借500块钱,对方都会跳出来一个提示,谨防诈骗。
这都要提示,说明QQ对你所传输的信息本身就是有监控的。
那么你在QQ说贩毒,卖淫,这些信息比诈骗五百块钱严重多了吧?你当QQ会熟视无睹吗?
当然,这需要复杂的人力鉴别。QQ没有智能到辨认你是来真的还是开玩笑。
所以如果你涉嫌刑事犯罪的话,确实会有人来研究你的聊天记录。
至于自己是个清白人儿的诸位,就烦请别担心了。没人闲的没事干去翻你的数据轨迹,为了看你的吃喝拉撒睡,跑遍全世界找签字?公民享有隐私权,非因国家安全和追究犯罪需要,随便看是违法的。何况别的系统不说了,你知道QQ有多少用户?每天产生多么庞大的数据量?警察真吃饱了撑的?

佐佑围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如果把所有办案手段都告诉你了,那我们以后还怎么破案啊,你们啊naive!警察叔叔很忙的,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心看那玩意儿。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跟我要群号的。。。你自己用群搜索关键字(✘✘)出来的结果保证足够你用的。。。。
2.真不是我本人,p2p 草榴 网盘 已经点了技能了。。不需要去看那种质量的
3.谁帮我问下一笑风云过。。。举报发不发奖金。。。。
4.家里有亲属是公安,在给我介绍她同事的时候也说过。一般查询个人信息的时候,都是有授权等级(可以参考神盾局)。反正她对我的开房记录没有任何兴趣。。。
5.基层警察不容易,大家将心比心。。。。这不,今天早上,又被堵大门了。。。。
————分割线
我100%打包票,警察叔叔都是发现证据后才去调去聊天记录。。。至于新闻里的,都是骗人的。。至于我为嘛那么相信呢。。。

因为我舍友曾经加2个换妻群,里面天天发他们换妻的照片和视频。。。我舍友在里面潜伏了半年。。。直到看腻了后天天跟TX举报才被封。。。。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段或根我不知道为啥这位答主的回答那么多赞,不知道答主从哪里看出或者听说公安机关有权随意查阅私人聊天记录了。题主对于“网上日常巡查”有疑问,其实很多知友已经解释很清楚了,所谓日常巡查不是警察个人随便乱翻,那都是有过滤机制的,触犯了过滤机制还能是毫无根据?所以这位答主回答问题的基础就是错的
公安内网查阅各种信息都是需要相应授权的,不是随便来的。

知乎不是法院审判,别的答主没义务一一贴出相应法律条款。不过既然对法律授权有疑意: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
新闻、出版、教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国家安全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实施监督管理。

以上只是办法,属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也许有人质疑法律效力太低,那么万恶之源在这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有一种工程叫金盾工程。
下面资料引自维基百科:
金盾工程的内容和目的[编辑]金盾工程包括一个综合的、多层的、包括网络各个环节的封锁和监视系统,涉及技术(电信与网络服务提供商)、行政、公安、国安、宣传等很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关键是一个网络封锁与监视系统,可以用来看、听、及“思维”。

[1]

总体工程规划五年内完成,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编辑]一期工程重点建设好一、二、三级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大部分应用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等工程,周期定为三年。
据《新华社》报导,从2003年9月启动电讯监控工程“金盾工程”以来,公安部门已经把中国大陆96%的人口资讯输入到资料库中,也就是说,中国13亿人口中的12.5亿人的资讯已经存储在公安部门的资料库中。

[2]

经过三年的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了全国公安一、二、三级主干网和接入网的建设。这个网络已经覆盖了各级公安机关,中国大陆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接入主干网的覆盖率达到了90%,每百名民警拥有联网电脑达40台。大陆公安部说,一期工程的完成“明显地提升了公安战斗力”。参与工程建设的有中国清华大学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高科技公司。其中,美国的思科公司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硬件设备,该公司也因此受到美国国会一些议员以及舆论的批评。 二期工程已经起动。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将全部完成所有工程的建设。

[3]

中央电视台报道,至2002年为止,初期工程花费了人民币六十四亿元。 2002年12月6日,300位来自公安部全国31省市的公安厅、局金盾工程领导参加了“2002年中国大型机构信息化展览会”。在展场中有很多西方高科技产品,包括网络安全、录像监视与人脸识别等工具

[4]

。估计雇用了大约三万名警察以维护该系统。有一套多层级系统,追踪违反规定的网民。所有的网吧都必须装上由警察提供或认可的监控软件。以此来监控网吧内所有电脑的流量,甚至是每位用户的屏幕。这个系统也可以直接连系警方网络系统。网吧内的用户上网前必须事先出示身份证。如果有“违法事件”发生,业主可以将肇事者的个人数据经由网络立即送给警方。名义上是公安自动化系统,实际包括一个综合的、多层的、包括网络各个环节的网络封锁和监视系统,涉及技术(电信与网络服务提供商)、行政、公安、国安、宣传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一个网络封锁与监视系统,功能是能看、能听、能“思维”。南京市公安局使用覆盖全市的计算机、无线通信、公安有线通信等公安信息支撑系统,基层单位全部被宽带接入公安网络,万余民警拥有电脑一万余台,全部一线民警能熟练操作警务综合信息系统,所有实战单位实现在网上办公办案。南京暂住人口信息采集率、准确率以及出租房屋登记率达到95%以上;旅馆住宿人员信息录入传输率达90%以上。南京市内破获刑事案件中有三分之一是通过警务综合信息系统破获的,通过警务综合平台,抓获80%网上在逃人员。因此在2006年11月16日,被公安部评为先进集体。
2006年开始二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完善三级网及延伸终端建设,以及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全面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周期暂定为两年。
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展、完善和提高,增加公安业务信息应用类型,拓展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公安工作信息化。重点集中在应用系统建设、系统集成以及信息中心的扩容完善和中西部省份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的集成、共享以及分析研判的系统正在规划中。将大大提高信息对于公安工作的支持。

[5]

综合监控系统[编辑]研究互联网全球化亚洲人权关系的独立研究员Greg Walton于2001年在加拿大人权与民主发展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发表了一篇报告《金盾工程:庞大的中国电讯监控工程》

[6]

。该报告认为,金盾工程是一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进行综合监控的系统,分数据库和监控网络两部分。他猜测中国政府正在开发或者计划从国外引进的有关技术包括:
  • 语言识别技术,用于自动监听电话对话。
  • 创建包括指纹的全国成年公民数据库
  • 创建全国性闭路电视系统,完善远程监视和自动面部识别的技术。
  • 创建高保安度的光纤网络通讯系统。
  • 用可以远程扫描(例如通过射频识别)的智能卡取代现有公民证。
将来(现在)已经在实施的有:
  • 监听、截断、复位、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网络活动。
  • 监听电话、蓝牙传输、无线网络;
  • 强制使用某些所谓的“过滤软件”来监控公民的桌面、文档。
  • 要求某些软件公司提供软件使用中的记录,比如:QQ、微信(上传聊天记录、扫描用户文件)。
这些资料。应该能解答题主的困惑了。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想看点你们的个人隐私,分分钟的事。就说简单的吧,去派出所调个人的户籍情况,确实要各种手续,领导签字,很正规严谨哪。但是微机前坐着的要是你同学或者好朋友,那就随便了,别说户籍,你哪开房哪上网分分钟出来。
所以,怕的不是用,是滥用。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你一定注册的时候没有看用户合同就直接打了√。

哈sea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个事情上警方做法可能有瑕疵,但是问题不是很严重,因为卖淫嫖娼本身就是违法的,组织卖淫是犯罪行为。

真正严重的要数三年前的云南巧家县爆炸案--最新消息,爆炸发生之后,警方调取死者赵登用的QQ聊天记录称破获了案件,赵登用就是策划爆炸的人,系报复社会,与强拆无关。后来估计是检察院发现警方无法找到完整的证据链,驳回之后重新调查。

三个月之后,在爆炸案的电路板上发现新的DNA,证明赵登用是案件的无辜受害者,而策划爆炸案的另有其人,系因为不满拆迁补偿所致。

从后来检察院驳回可以看出,巧家县公安调取QQ记录肯定是没经过法院批准的非法搜查,而且没有找到赵登用非法购买爆炸物品的证据就草率宣布赵登用是策划人显然是违法的。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真的有人为外围女卖淫洗地真的是服了

这只是对外说辞,穿着常服办案子我也不是没有拍过,对外的都不要当真好么

如果有本事时刻处理那么大量的数据,我觉得已经被人抓去切片了

你们一本正经的在这里聊侦查手段真的好么?
要让更多的犯罪分子们掌握新技能咯

心累
知道躲摄像头已经很讨厌了亲

很多人纠结隐私啥的
我就一句话
犯罪分子是不会在意你的隐私权是否被侵犯的
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没有能超速的车交警抓个蛋蛋的超速


【公安机关不会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要求您转账,也不会要求您登陆某个网站过在网银及ATM机上进行操作】

不论我的回答您是否觉得靠谱,在此恳请每一个看到这个回答的人,能在您自己的文末帮忙把以上信息扩散出去,我将修改我的每一个回答,将以上信息粘贴于答案之后,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免于侵害
2015年12月14日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在天朝现有环境下,只要有关部门想看,没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任何以为匿名之后就能乱说乱动的行为,都是幼稚可笑的。
凡是觉得某一天警察叔叔来约你喝茶时,你没勇气承认你说了的话,就不要说。
这也是我为什么所有社交网络一律实名的原因
君子坦荡荡,小人藏JJ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