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消费金融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它的利率是多少?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发生不良贷款怎么办?
已邀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利率与信用卡相当,平均年化利率16%-18%。考虑到纯信用、放款快、金额小、多期供,也不算太离谱。

2.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人群,即未持有信用卡、未有充足抵押物的群体,这也是消费金融公司一直被寄予‘普惠金融“厚望的原因。但是,为了覆盖风险,从绝对数值上看,相对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占比可能比所谓的中低收入人群要多,这部分利率定价稍低些,但违约率也更低,通过这部分收益并配合其他一些措施,共同来覆盖真正”普惠“的那一部分贷款的风险。

3.不用等到进入不良,一旦逾期就开始努力清收啦。具体方式可能是消费金融公司自己做,比如电话、信件、上门拜访等等,也可能将一部分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催收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进一步采取诉讼等其他措施。

Kevin 白米Ⅰ级

赞同来自:

更新:我已于16年7月份辞职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有说利息特别高的,有说消费金融公司是小公司的。都不太准确。
利息相关: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信审、电销、互联网消费金融都有所了解。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是由北京银行发起设立的、面向境内居民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接受银监会监管。2013年引入境外股东,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以及联想、万达等国内知名民企。目前注册资本金为8.5亿元。
说这段话的目的是证明消费金融公司不是小公司,接下来回答楼主问题。
1.利率。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最高额度不可以超过20万,最高利率不可以超过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的4倍。也就是最高不可以超过20%几。公司的郊区拓展部面向农村农民,一般是有抵押贷款,具体利率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应该是不超过15%。公司普通贷款是16%左右,低于信用卡取现利息。不同年限、不同人群贷款利率有所不同,信审会根据客户个人信用状况进行额度和利率的批准,最低不会低于12%。
关于利率的具体一点的问题,可以参照: 支付宝上线的招联好期贷年利率那么高,有人用吗? - 王东的回答
2.针对人群。消费金融公司是响应国家提振消费,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下成立的。所以消费金融公司面向的是中低收入阶层,也就是一般银行金融服务覆盖不到的阶层。对他们提供消费贷款、或者是分期付款服务。
3.公司有专门的催收小组。催收小组负责催收。前期是打电话,告知客户需要还钱了,提醒客户发生不良会上人行征信系统、以后无法获得贷款买房买车,当然,这个从最开始就会告知客户。接下来就是写信到住址或者公司,再不还钱的话就公司派人到公司或者家里去催收。以上都是比较温和的方式。如果实在要不回来,金额还比较大的,就会委托专业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这些公司要帐的方式我没见过,但是应该不会很客气。

不知道题主觉得答案如何。有问题随时沟通。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相关利益:国内消费信贷领头羊企业员工
刚忙完,现在填坑。

既然说的是到消费金融公司就不能不提捷信金融。捷信中国隶属于捷克最大的财团PPF集团,是中国唯一一家外商独资且首批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针对的消费人群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1.年轻人,有时尚消费的需求但没有大额消费能力(收入,信用卡等不足以支持购物需求,这些人的信用记录是一块白板,而且收入极不稳定且流动性大同时又有冲动消费的欲望)
2.农村人口,他们主要购买的商品是“摩托车”或农业生产工具
3.需要提高信用记录的人(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在银行有潜在的贷款需求认为在消费金融公司办理了贷款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用记录。
4.对于现金有需求的客户(针对客户的二次贷款需求开发,现在的比重越来越大)

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收费
在我们的印象中贷款就是银行给钱,自己支付利息给银行。但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服务不仅仅会收利息还会收取贷款管理费(或账户管理费),客户服务费,以及增值服务费(如捷信提供的保险服务和VIP服务)这些费用都是按月收取大概在2%-7%/月。年费率(利息加费用)一般都在30%以上。

利息在国家规定的利率范围,大概在1.67%/月左右;贷款管理费,消费金融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制定,一般在0.67%/月左右;月客户服务费率,1.5%/月左右;如果消费者增值服务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如保险手续费贷款本金的0.7%/月左右。但是最近一年,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开始努力降低费率,一些产品可以说是亏本赚名声。如某信公司的10-10-10产品(首付商品价格10%-分10月还款-每月付商品价格10%)甚至还有更凶残的20-0-8或者30-0-7(首付商品价格10%-费率0-分8/7期还款),这些产品都非常良心,非常良心,非常良心。

发生不良贷款怎么办
一个字催收。某信消费金融在中国已经正常运营超过8年,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经营经验,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催收流程。根据客户逾期的时间长短,使用不同的催收方式进行催款,初期的电话催收,中期的上门催收,后期的催收外包,最后的债权转让(请原谅我不能说太多)。因为消费信贷公司的年费率在30%以上,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坏账率,所以最后催不会来的坏账都会做债权转让处理(止损)。

何田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1、几乎所有涉足贷款的金融机构盈利模式都差不多:比如银行、小贷公司,都是吃利差,尽可能的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大规模,提高利率,降低融资成本。

2、产品方面:消费金融因为监管的原因,主要提供小额信用消费贷款,不像小贷更多是经营性用途。
国内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应该是欧洲的捷信,放贷量累计应该有一两百亿。首页 | Homecredit China。网站有详细的产品分类和费率,最便宜的应该就是他大力宣传的“10-10-10”,首付10%,分10个月每个月还10%,年化23.6%。具体见贷款费率表 | Homecredit China
平均每笔大概几千块钱,基本上是跟苏宁等类似的卖场合作,分期买手机、电器等,虽然年化收益应该接近30%,但单笔额度小、业务推广成本高,并不好盈利。

3、发展方向:电商或强渠道类公司做消费金融会更有前景。
监管规定,消费金融公司是不能做房贷、车贷的,单笔不能超过20万。融资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属于类金融机构,可以发行金融债,融资成本比小贷有很大优势(现在消费金融公司总共也没几家,小贷公司已经快1万家了)。
从产品来看,跟“去分期”之类的产品类似。但在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产品推出后,恐怕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会越来越难做(苏宁也已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因为没有渠道接触客户,纯粹的靠铺渠道,在风险把控和业务拓展方面很难达到平衡。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本人在国内消金top的公司工作,来聊聊
资金来源:
1,部分消金公司是隶属于某集团,资金直接来源于集团资本运作,例如捷信,其母公司涉及范围有银行,保险等等。
2,部分消金选择和其他银行合作,例如北银。
再有其他的各种形式的资金来源不多说,其具体的不够了解。私下笑堪,消费金融机构的钱是来洗钱的。源源不断啊。

公司出账:正常的人力成本支出,物料宣传支出,办公室租赁,运营费用。我们公司为了省钱也是拼搏了,办公室基本上选择城市中心街道最老最便宜的办公地点。

公司进账:明面上的只有贷款出去的资金回笼。所以这个费用很高。对,是手续费而不是利息。正常利息超过四倍就是高利贷了,不受法律保护。在消金费用设置里面利息几乎跟中国人民银行的年利率是一样的,至于其他的贷款管理费啊客户服务费啊搞不了的,房贷都有贷款人资质审核评估,这个费用这里也得收取的。所以,当贷款900九个月多花261时候,好算算年利率多少了。反正比房贷商业银行贷款高多了去了。这么个入账,只要保持合理的资金回收公司总会盈利的。

风控:做贷款的都关注的一个词汇。在消金里面这是销售部的生命线。案例,以前汽车也有消金的影子,自从汽车风控被搞的太高,损失太大,关闭该业务,现在汽车贷款全都是银行业了。可见风控的重要性。为了资金回笼,消金公司对销售们有严格的奖惩措施,风控太大,影响奖金晋升和职业生涯。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一同事过年回家,好不容易坐火车到家,刚进家门口,收到公司电话,因风控原因决议辞退,这个悲催。
除了这之外公司有安全部,法务部嗯催收部,有专职兼职律师,暗访人员,培训部等等等等。

手机打字太累了,干活去,回写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们研究了美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脉络后发现, 最终活下来的独立消费金融公司 (monoline) 就是两种模式:
1、"Purchase-centric"模式主要依靠 interchange fee 收入,持卡人花钱越多,赚的越多,以 AXP 为代表。
2、"Interest / fee-centric"模式依赖持卡人跨期信贷利息为主,以 Capital One 为代表。
也就是说,消费金融挣的是两笔钱:一是手续费;二是循环信用的费用。有意思的是,中国现在信用卡罚息赚钱有增长的趋势。
以上来自 报告 | 探密美国消费金融,中国市场未来的三大机会何在?;对消费金融感兴趣的同学欢迎移步一读。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从业务模式上跟大家进行分析下市场现状,目前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结合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捷信、佰仟、买单侠、前海新高、达飞)通过与线下的3C卖场进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电子产品的分期付款业务,但是这种模式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运营成本较高,对于自动化审批要求高。而且需要大量的地推人员进行覆盖,在加上目前的竞争加剧,商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各个公司开始拼返佣,同时由于我国的征信体系不是很健全等特点,对于顾客信息核实较为困难,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营成本高,风险难以控制等特点,各家公司目前都通过自有的数据积累建立风控模型、拼概率、高息覆盖高风险等方式进行经营。
第二类:直接发放个人贷款的消费金融。(北银、中银、兴业、以及各创业公司等)相比结合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这种直接发放现金贷款的消费金融风险把控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竞争比较激烈,有外资银行(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花旗银行的幸福时代)的个人消费贷款,也有平安普惠金融这样的行业巨头、以及各个小额贷款、P2P公司,而且基本也是采用大量人力进行推广,公司运营成本较高,在加上国内的机构在实收资本的基础上放大杠杆来吸引投资人,这样造成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较高,通过放大资金杠杆进行放贷,同时也放大了经营风险。(高息肯定是高风险客户)而且顾客的贷款意图难以掌控,从而造成坏账率过高。
第三类:校园市场分期。(分期乐、趣分期)校园市场分期基本可以定位为校园电商平台,因为给学生放贷存在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学生并无收入来源,存在还款能力的问题,而且学生放贷学生一旦出现坏账,基本都要父母进行代偿,如果一旦出现集体事件,国家肯定会立马禁止,这样增加了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目前很多公司基本定位为电商平台的消费赊账服务,这样避免法律风险,通过低利率和商品差价来维持企业发展,通过获取用户数据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作为这个领域的早期实践者,出来说几句真实情况。
消费金融涉及两架马车就是:“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更准确的说就是“钱多的人或机构”和“需要钱的人和机构的”。无论是那一方发展不成熟,或者较弱都影响消费金融本身的规模和影响力。

这也就是说:“消费金融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实际上是这两个市场需求点的问题, 可分为两层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层:消费市场需求:是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消费水平;
第二层:金融市场需求:是消费金融如何提升资金利用而不亏钱或资金贬值。
先来解释第二层:金融市场需求。
今天,很多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跟随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长达十年7%以上GDP增涨,红利在大部分企业、行业消失。面临市场环境调整,盈利不如以前,行业发展受限……等制约因素,好赚钱的行业在逐渐竞争加剧,企业在寻找新的机会的同时,也导致可这些机构面临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过亿的资金放自己手里看着贬值,又没什么具体办法。
在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中,原有的大企业担负起了:新型产业投资,个人消费升级的资金助推者。 消费金融的出现,将这些企业与普通用户连接起来,恰好的解决了“个人的消费升级”及“企业的资金消化”,通过“消费信贷”方式将企业每年多余的资金用户在消费领域,解决自身资金贬值问题。
现象:
1、现在大部分的分期、信贷类或者P2P企业都有相应的上市集团控股,或者直接是分公司的原有就在于此。
2、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做“”消费分期“业务。包含:小牛资本、京东金融、达令钱包等都在一手金融理财,一手消费资产并行发展。


第一层:消费市场的需求
我们都想成为白付美,高富帅……理想很现实,但是现实太骨感……享受白富美高富帅的生活水准,就需要有所付出。今天年轻人收入虽然不高,但消费能力很强。这源于前几十年中国创造了一批富一代和富二代子弟……今天他们的子女生活宽裕,消费观念超前。
消费金融就是盯上了:收入低消费高、家境好未婚子女……等群体。
就像我们的分期消费产品:白付美购。首期主打学生、打工妹蝶变白富美之路

通过以上简略分析:消费金融的赢利点为:
金融服务费
资金成本费
资金利息

商品溢价:
服务商服务管理费:
包括金融综合业务形成的新的盈利模式,比如:商城余额关联基金,用户有收益,企业布局合作。

总之:消费是传统盈利模式,以物换物或服务;但消费金融,能让钱、企业、服务等多方面产生盈利,又能以金融来获取更大的企业布局和企业服务;以消费拓展更多金融服务方的加入……赚钱和企业发展两不耽误。

金融是一个奇妙的产业,所有产业和服务及个人生活都与之相关。今天金融遇上消费……金融,嫁接新的服务方式;消费,嫁接金融推动服务升级…… 未来会是一场奇妙的产业变化。

如有需要,可下次分享收费的模式,如何黑钱……那些平台实际费率是多少……

tony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看了很多回答,还有同行(⊙_⊙)。感觉有的讲的概念对数字不对,有的概念也不对。
当然这个对不对只是相较于我个人的理解,不代表行业标准或法规政策,仅供参考。

本文将不涉及概念营销或企业品牌营销。

还有,写了一半到想起来提醒一下,这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内容,不是P2P,小贷,小微,银行的文,别搞错。

利益相关:一条蹦哒的消费金融业狗

1.利率
首先,各公司不同产品定价不一样,基本是按照风险偏好来定的,比如抵押,无抵押;放款至消费商户,放款至个人等。风险性高,定价高。反之,定价相对会低。
但不管怎么定,因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结构与传统银行不一样,大部分是同业借款(这一块的名词界定我不是很专业,还有一个叫同行拆借,老是分不清。),就导致资金成本会比传统银行高。
最终利率除风险偏好,资金成本影响以外还受运营成本,税收等因素影响(后面的因素相对固定)。
一般利率会在20—25%,前面有人提及高于30%的定价有听闻,但很少。如一些产品还有费用,会向客户在再收取。当然也有一些产品有合作伙伴贴息,相对应的,体现在客户端会低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主讲的利率我定义为最终呈现在客户端的利息部分的年化综合利率(不同还款方式会导致综合利率变动)。


2.客群
这个比较宽泛了,根据不同公司的战略定位,业务渠道资源、产品定义有关。从学生到老师(定向客群),从白领到企业主(受雇类型),从教育到耐用消费品(贷款用途),从有资产到无资产(还款能力)等等。。。

3.逾期/不良
看合作模式,在催收成本能够覆盖,法院受理无定额的情况下,基本以短信告知,电催,上门,律师函,起诉,核销这样来走。(所以说产品发布后,Policy的调整很重要)



P.S.第一次回答,有问题欢迎提出,大家多交流。。。别打脸,疼。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目前第一的答案有误导倾向。
首先,它的年利率与信用卡相当?信用卡有最低还款额,一年下来不一样好不?其次它提前还款要手续费(除第一个月外)木有信用卡的56日免息期,相当不灵活.
另,所谓的普惠,根本就是在骗傻子的血汗钱。好处有它为那些套现等各种不良用途提供了一个温床。
高额利息是它最重要的风控手段,那些从员工下手的风控只是五牛一毛罢了~

打杂专员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客户感觉是无息的,实际上是在价格里了。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我觉得消费金融这块最值钱的还是个人信息,这些大数据,可以做为参考的征信!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 商业银行——传统信贷转型,注重产品创新和场景延伸,在传统信用卡 、消费贷等产品基础上,创新信贷产品、延伸消费场景、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等;
2. 消费金融公司——依托牌照,深入经营。目前全国共成立了15家消费金融公司,在经营模式上既有类银行模式、亦有偏互联网 模式,但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牌照,能够享受更多元的资金来源、更宽松的监管和更灵活的业务经营;
3. 互联网消费金融——基于电商主业衍生出金融服务,目前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 企业多起家于电商平台,凭借自身消费场景、大数据优势向消费者提供分期购物、现金借贷服务等,如蚂蚁“借呗”上线一年累计发放 494 亿元贷款、授信用户数超过 3000 万,预计未来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欢迎关注微信:bj-guopeijigou了解更多金融咨询
近期我们还有关于消费金融的培训有情趣可以点击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金融业务布局、转型与创新高级研修班进行了解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融资成本10几个点,放出去是40-50个点(年利率),你说咋赚钱?

天飞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消费金融很多是银行系,资金成本可能在8-10%左右,然后实际放出去的年化在16-18%,这样,只要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覆盖住,就挣钱了呀。很简单,利差线高过资损线而已

老夫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消费金融公司和信用卡模式类似,都是吃利差的。不过除了如贷款年利率以外,还有增值服务包,逾期罚金等隐形收入。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吃利差,本质都一个卵样。而且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其他增值的服务,譬如像支付宝可以基于交易数据做资金管理、供应链服务等。绝大部分的都是只有将资产包打包给担保公司等二级市场,从而构成多层金融杠杆,大家吃的都是利差,出钱多是银行或一些资管、私募、信托。这些机构都是只有钱没有什么针对实体经济其他服务的机构。

超额宝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很明显,本质上和金融一样,收取利息,赚手续费,当然,其中涉及的资金成本,风控体系,人员成本,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没有故事的张小姐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定价,风控是所有金融业务的核心。客户信用信息不全、恶意欺诈黑产盛行、客户违约成本低、债务收回成本高是所有小额信贷企业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利用大数据风控丰富传统风控的数据纬度,利用多维度数据、算法和模型来实现快速识别借款人风险,看起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大数据实时风控应运而生。
传统银行风控一般从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来评估借款人的风险,为了更好的识别客户信用情况,从而达到给用户更低的风险定价 。
消费金融公司就是在风控与盈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给每个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给定额度与利息,保证坏账率,就是通过这样的动态平衡达到盈利目的赚钱的。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背景】
1、消费金融业务是信贷业务,遵循“资产-资金”逻辑,明确了这一点就知道怎么赚钱啦。
2、消费金融业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贷业务,不是直接给现金;而是以最终商品或服务的信贷,也就是说,资金提供方主要是给有明确消费目的的人。插一句,现在不少的现金贷,都脱离了这个初衷,管你啥目的、我就收费就好,混进来不少高利贷。
【答题】
1、赚利息的钱,这个是直接标出多少费率的那部分,分期费率之类的各种称呼;
2、赚服务费之类称呼的钱,这个说白了就是很多机构为了应对最高法院民间费率的限制。
3、赚逾期的钱,这个是挺重要的,真正享受信贷服务、但严格遵守信贷规则的人群,按理说是“优质人群”,但并不是机构眼里的“优质人群”。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