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or
武术

武术

《功夫少林》中的功夫宁可失传也绝不外传为什么?

在纪录片《功夫少林》秘籍那一集,有一些传统武师抱着宁可失传也绝不外传,这是为什么?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与一些历史有渊源关系?秘籍那一集在纪录片《功...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8 个回复 • 21634 次浏览 • 2016-05-22 23:44

和式太极拳出功夫的单操是什么?原理和练习目标是什么?

比如陈式的拳一般是用相应的单操找缠丝劲,吴式是走神意,形意拳是劈拳为基本功找合和像远方劈的感觉,八卦掌是走趟泥步。说的可能不够准确。不过大体意思是这个。这里想问...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5 个回复 • 3073 次浏览 • 2015-11-27 12:01

会武术(功夫)是怎样的感觉?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0 个回复 • 516507 次浏览 • 2015-09-03 18:23

条新动态, 点击查看
鉴于评论区一些朋友觉得我举得例子现实不可能做到,有夸大。我特别解释一下好了。实际上一个系统练习过格斗技的成年男子,打7、8个从没练过任何格斗技能的成年男子并不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没有接触过格斗技的人觉得一个人打7、8个简直不可思议。但是我来分析一下,大家就... 显示全部 »
鉴于评论区一些朋友觉得我举得例子现实不可能做到,有夸大。我特别解释一下好了。实际上一个系统练习过格斗技的成年男子,打7、8个从没练过任何格斗技能的成年男子并不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没有接触过格斗技的人觉得一个人打7、8个简直不可思议。但是我来分析一下,大家就能明白了。

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去健身房,他卧推只能推20kg,而健身房里卧推100KG的人并不少,那么这些卧推100KG的人,上肢和胸肌力量就是他的5倍,这没错吧?人家一个人的力气顶他这样的5个人,这么说也不算错很多吧?

当然格斗并不是举重,力量只是因素之一。我们再来看速度,蛇类攻击时的速度大概是2.4米~3米/秒,一条蛇窜出来咬人,一般人很难躲开对吧。美国国家地理《科学看武术》节目,测拳速,找的一个练咏春拳的,测速结果是出拳速度达到12.19米/秒。等于蛇跳出来咬人的4倍速度,这样一拳打过来普通人躲不开是正常的吧?

再看反应速度,现在有标准是40~45岁的男子选择反应时在0.59~0.49秒为3等合格、0.43秒以内为5等优秀;同样年龄段的女子应达到0.61~0.52秒为3等合格、0.44秒以内为5等优秀。当然这是测衰老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但是也能看出来普通人大致的反应速度。还是《科学看武术》,节目中测一个练跆拳道的选手,反应速度是0.18秒,是人类眨眼速度的2倍。这都不算很高了,因为刘翔的反应时间为0.139秒。这可以看出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的反应速度也是普通人的数倍。

《科学看武术》的节目里还测试了很多数据,比如寸拳打击力量为612磅(相当于277.6公斤)空手道的直拳,力量为816磅(相当于370.1公斤)拳击手打出将近1千磅的力量(相当于453.6公斤)。当然这不是说拳击比咏春强两倍,发力方式不一样,寸劲短发力手指尖碰到对方才出拳就打出277公斤,拳击是抡圆了一拳打过去打出453公斤。但是拳击摆拳动作大很容易躲开或者被防住,当然这是指专业选手。职业拳击手一记摆拳我相信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是躲不开的。

有兴趣的人可以搜一下那个节目的视频,网上很多的。当然他们是以竞技比赛标准测试,寸拳的力量不足以一击打昏对手这种论调显然是避开打在那这个关键说的。一个老年人,当然不太可能打出职业拳击手的击打力量,但是如果打喉结,下阴,太阳穴,这类脆弱的要害部位,把人打躺下不需要用特别大的力。传统技法中打要害一击致死,看看美国人实测的数据,自己想想很难实现么?一个练了几十年武艺的人,打7、8个从来没练过任何格斗术平时都游手好闲不爱干活不锻炼的人,真的有多大难度?都可以不谈格斗招式,光是基础属性,无论力量、反应速度、出手速度都是对方的数倍,打躺对方难道不正常么?真觉得这就是故事会里才可能出现的故事?

以下为原先回答的正文
---------------------------------------------------------------------------------------------------------------------------------
不说远的,光我知道到死也不教人,最后哪一支失传的就好几个。随便说一个吧,我一个朋友,他爷爷家传武学,老年人不愿意去城里,就在乡下住着,他家的家境不错,当年藏獒炒的最热的时候他爷爷养了两条藏獒,村里有一伙游手好闲的年轻人,盯上他家的藏獒了,那会藏獒多值钱啊,瞅准就老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上门,根据邻居描述,当时7、8个壮小伙踹开大门进院子就喊:“老头,把狗交出来!”当时老汉已经82岁了,但是最多三分钟,7、8个小伙全躺地上了。老汉还是徒手。这功夫可以吧?当初我朋友他父亲打小不爱习武,最后当了医生,功夫是一点没学。到他这,他倒是想学,但是我朋友那人好勇斗狠,平时打架就一言不合拔刀相向,那会被捅了也不流行要医药费,你要报警去让人赔医药费,以后别出来混了,大家看不起你。他爷爷就说我要不教你,你也就这样,顶多打伤人进去几年。我要教了你,你这样的就得被枪毙。所以他爷爷一直到去世,也没教他。他们家这一支的功夫就此失传。

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实际上现在很多老一辈人都是这个想法。搁过去,比武大多要签生死状,直接就分生死了。过去武林规矩多,要不想分生死必须比武时大声说点到为止,双方都得说,得让旁边人听见。要我一抱拳说:点到为止,请!对方一伸手说:请。那我就不动手了。怎么个意思?我说点到为止你不说,一会你打算下手打死我啊?所以要不分生死,俩人就都得说点到为止,这就不许下杀手,你要下死手把对方打死了,那就是你不讲规矩,你先坏了规矩对方家属怎么报仇都是可以的。但是即便说点到即止,对方只要不打死你,把你打残打重伤,那都是可以的。而且还有规矩输的人不要请赢的人喝酒吃饭,至少刚比完武不行。谁知道你有没有下毒。比武前还要找掠阵的,接应的。要是打赢了,避免对方输了恼羞成怒下埋伏把你做了。有接应的就好多了,只要跑了一个,说出去这就是对方不讲规矩,那就可以不按规矩来,报仇放冷箭,下毒怎么玩都可以。过去武林规矩多,其实还是为了保护自身,都按规矩来,冲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其实想表达的是在传统功夫里,分生死的杀招是非常多的,比武出人命是很常见的,这种环境下,各派研究的都是怎么一击毙命,不然我收手了,你下死手,那我就死了。传统功夫传了上千年,不可能跟现在套路党一样跟舞蹈似的,这玩意就算骗了一代人还能代代骗?过去打法太多一击毙命的招,但是搁到现在,那就不合适了。现在你就算签生死状,也没法律效力,你要打死人一样吃官司,现在打竞技擂台,戴护具,全套,很多地方不能打,手上小动作也用不出。过去的打法可以说没什么用了,你再厉害也扛不住警察叔叔的手枪不是?所以很多老武师,他不愿意教了。你学了有什么用?穷文富武,习武要花钱的,过去习武出路多,去走镖,给人当护院,开馆收徒,现在你学了十来年武可能啥都干不了,最后被逼无奈只能依靠武力去犯罪,最后被国家机器碾碎。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现在大量的实战杀招都失传了,因为用不上。教了你除了拿去犯罪似乎也没啥用了。所以宁愿失传,也不教人
谢谢邀请,楼主问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根据我对和式太极拳的体会和练习体悟来说说,也许有点文不对题,您可以看看。
太极拳其实追求的是身体的一个整劲,也有人把它叫着“混元劲”,混元劲的说法实际更大一些,也就是要求练到身与心、形与意、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等等合为一... 显示全部 »
谢谢邀请,楼主问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根据我对和式太极拳的体会和练习体悟来说说,也许有点文不对题,您可以看看。
太极拳其实追求的是身体的一个整劲,也有人把它叫着“混元劲”,混元劲的说法实际更大一些,也就是要求练到身与心、形与意、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等等合为一个整体,在平时练习和发力的一瞬间整个合为一个整体。和式太极拳又称“代理架”,代理的含义就是外形带动内在运行,长期练习达到合为一体。具体练习中有突出和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合、顺、中、平、轻、柔、圆、活”八个方面,具体解释如下:
一、合
1、技理相合,太极真谛。
2、太极为浑圆之一气,怀阴阳之合聚。
3、外三合,内三合。
4、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5、由脚而腿而腰总要完整一气。
  二、顺
1、招法内劲圆为宗,顺遂轻灵刚柔用。
2、习拳之道多留心,神敛体松法自然。
3、以心行气,勿令顺遂。
4、顺项贯顶两膀松。
5、我顺人背谓之沾。
6、自然。
7、顺来横挡顺着进,横来顺挡顺着进。 
和式太极拳各项动作都要求“四顺”:顺身,顺腿,顺手,顺脚。
手去身顺之去,腿去脚顺着去,顺脚时以脚后跟为轴,摆脚尖随势而动。形顺气自顺,气顺周身顺遂。气以直养,经脉畅通,自可达到健身与养生的效果。顺者,通达自然。
  三、中
1、不贪不欠,不即不离。
2、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3、身法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
4、 腰脊中正顶劲领。
5、尾闾中正神贯顶。
6、立身需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7、用功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
8、脚踏中门抢中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以上论述都强调了中正,居中才能正。本拳行拳作势要求身体不前俯后仰,不左歪右斜,上自百会、下至会阴形成一条直线。和式太极拳有耍拳如坐轿之说,不论拳势的进退侧移,身体始终像静坐一样端正不偏。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部、胸部、腰部、骶椎,通过背部及躯干部的肌群调节,即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含胸拔背、裹臀吊裆,使脊柱弯曲度减小或消失,从而使身体中正。脊椎中正时,各锥体关节间隙受力均匀,不易损伤,并使脊髓神经得到有效的锻炼。脊柱正直则腰轴旋转灵活,脊椎成反弓,使脊柱成为劲力之源。
  四、平
1、运动时以手平衡姿势运转。
2、(身法)以中平为宜。
3、耍拳宜心平气和,松身敛神。
在行拳走架时,两手要相吸、相系。两手之间、两脚之间、手脚之间、身手之间似有无形的绳线牵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即练架有绳,或称挂线)。动作以圆或弧线的形态使身体的左右、上下、内外协调运转,让拳架动作紧凑圆活,形成身体各部分运动时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和谐妙合的动态平衡。两肩平、头平、心平。心平能气和,气和身自平稳,身不散乱。
  五、轻
1、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
2、手要急、足要轻,把势走动如猫行。
3、而足以为用,也比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
4、起手要轻,不可使气,手中之力仅能领起手和臂而已。
5、一举步周身俱要轻灵。
6、举步轻灵神内敛。
7、尾闾中正神贯通,满身轻利顶头悬。
《耍拳解》中说:“轻,极轻,极轻则极灵,用气则滞。学者用功,身法运转要像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在空中迎风飘荡那么轻灵自然。此喻甚当,应切切深思。”轻则灵,心静意灵,表现出来身体的轻灵。灵则巧,步子轻灵进退自如。身法轻灵,则转侧纵横无不随心。起手轻灵,则听劲如秤之准确,加一羽、落一蝇就会随机而动。轻巧灵便才能步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随心所欲的境界。太极拳轻灵柔和的运动使身体各部分协调均衡,故太极拳能调养气血,陶冶性情,达到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气血顺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六、柔
1、彼刚攻而以柔应。
2、极柔极刚极虚灵。
3、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
4、人刚我柔谓之走。
《耍拳解》中说:“柔者何也?柔,松柔,纯柔,松关节,柔经络。初习即求柔中之刚是错误的!须知柔不及则刚不至也,勉强得来之刚,也不外后天之力,此'刚'不过是枯槁之脆硬,一折即断,非真刚者也!”              和式太极拳通过松柔自然的盘架,除去后天拙力,从而生出自然之劲,这是化僵为柔,积柔成刚!这种刚是“千锤百炼化作绕指柔”的韧性刚劲。有心求柔而无意得刚,正是太极拳无为之为的辩证结果。
  七、圆
1、一圆即太极。
2、练劲圆转。
3、浑身一气如轮子圆活。
4、招法内劲圆为宗。
5、击左左空,击右右空,如充气而圆,无处受力。
6、。意气需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圆是太极之象,圆是活的基础。和式太极拳素有“圆太极”“步活圈圆”的说法。行拳走势,以圆为宗,手划圆、身行圆、步走圆,内劲圆转。周身协调配合,肩、肘、手、胯、ˎ̥膝、足、躯干都作圆、或弧形或抛物线的转动或滚动,形成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大圈,浑身都是圈,圆转连贯。一圆之中八门劲力俱全,圆是化打合一的最佳运动方式。太极拳轻灵圆活的运动方式,是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技击方法的基础。
  八、活
1、浑身一气如轮子圆活,虚实转换旋化随势。
2、力不可过,过则硬,则不灵活。
3、举手要活,不活则不快,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
4、身如活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
5、盖身不灵则无以为措手之地,而手不敏亦无以为动身之处。
6、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7、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8、精明乖巧,全在于活,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
9、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太极拳的论述中多灵活、圆活、柔活并用。和式太极拳轻、灵、圆、顺的特点形成了活泼自然的特色。用意则活,用力则滞,神意活泼,手足灵活。
这里具体身体而言又有上中下八法:上八法,掤、捋、挤、按、采、列、肘、靠,中八法:高、低、反、侧、纵、横、进、退,下八法:套、勾、插、缠、扫、踢、蹬、撩等。具体练习方法一定要在老师指导下练习,言传身教;
如果说仅仅练习一个单式,就是练习某一个劲其实都是片面的,每个动作其实都要突出这些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身体条件、技击喜好、身体素质特征突出某一个劲的练习,如:突出“合”、“顺”等,可以根据一些招式的特点自己进行单式、左右变化的练习。
谢谢,个人观点,请大家相互批评、学习交流,北京和式太极拳冯老师敬答

回答了问题 • 2015-09-03 18:23 • 20 个回复 不感兴趣

会武术(功夫)是怎样的感觉?

赞同来自:

我练了十七年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可以用知乎上的武术家们称呼为(花架子)
但你们真的不知道为了花架子一个武术人所付出的汗水,我练过铁砂掌,拍完手肿的跟熊掌一样。药水泡手很疼很麻。
就这样我都不愿意去打上几百个旋风脚。

九岁我便进入了我们县的... 显示全部 »
我练了十七年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可以用知乎上的武术家们称呼为(花架子)
但你们真的不知道为了花架子一个武术人所付出的汗水,我练过铁砂掌,拍完手肿的跟熊掌一样。药水泡手很疼很麻。
就这样我都不愿意去打上几百个旋风脚。

九岁我便进入了我们县的体校,我不知道武术是什么,当时脑子只是幻想着我以后就可以真的像电视里面的大侠似的飞檐走壁,有那么一刻我甚至觉得吸星大法都是真的。
爸当时摸着我的头告诉我:好好练,这是一技之长,以后可以让你吃饱饭。
当天晚上睡觉就被大孩子打醒了去给他们洗衣服,我不从。 一顿打。
从那以后我便洗了两年的衣服,奥,对了,宿舍卫生也是我打扫。 当我爸去看我的时候,我离着很远眼泪就刷刷的往下掉,直到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一幕,那是我截至到至今哭的最厉害的一次,眼泪直掉,我却咬着牙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有时候在谈起来的时候我会想正是这股倔强成就了我武术生涯的光环吧。

他当时肯定以为我想家人想的,其实是委屈的。我告诉他我的遭遇,他找的教练,教练说会惩罚他们几个大孩子。结果你们可能猜不到,我爸走后,我更惨了……
这种遭遇一直持续到我拿到市的比赛冠军,我人生中第一个冠军,国家规定拳。

被市队的教练看中以后我便进入了我的武术生涯最灿烂的时光。 到了市队,我依然被大孩子欺负,但是那个时候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我练的好了有成绩了他们才不会欺负我。
我连续市比赛五年 长拳,刀冠军,省里两年冠军。
当我成了武术队里的队长,
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结束这个一批又一批的武术人所恶心的潜规则。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底下的小队员应该是辛福的吧。只是觉得而已吧,因为我实行完后不久便去了省队,当我再回去看看我的曾经的那个体校的时候,我看到了还是有大孩子欺负小孩子这种陋习,我觉得任何的体系都有这种规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有大有小,一个队里就是一个小江湖,他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ta应该是一代一代的江湖人传递下去的正能量,这种能量只有当自己悟到,什么是立身、立德、立言的时候才算是一个武者要做的。

每一个人学习武术的时候老师都会说到,习武先习德。尽管我听这句话时是九岁但是这个道理我十六岁那年才懂。

我24岁透过古武才悟:武术是伴随自己一生的修行。那种修行是“沉着与冷静,责任与担当,淡雅与朴素,自信与坚强,还有一颗包容别人的内心。


我是一名武术运动员,
退役后我便成了一个武者。
前者研究竞技套路
后者研究古武与击技。

如果看到有什么读不顺的地方,请谅解,我也是一个文盲。
我看到很多的小伙伴误解了我这里说到的文盲。
难道是我太谦虚了……
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吗?那真的得感谢知乎了。
我这里说的文盲不是戾气。
因为走了专业那条路,就只能训练没有学习上文化课的时间。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拿了全国冠军,朋友让我去教学生。
我肚子有料,但是我讲不出来,
我真的讲不出来,
我居然讲不出来!
我讲不出来这个动作的原理,我不像别人他们张口便是一些连我都听不懂得玄学。
好在我身体力行的可以做示范。只能示范,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才可以下的了台阶。
那个时候这个场面,我咬牙切齿,那种愤怒与厌恶自己的感觉真的很压抑,那种愤怒源于我对自己的无可奈何,那种压抑自己的内心,渴望得到释放。我一脚踢在了楼梯口的扶手上,经鉴定右脚大拇指骨折。

语言的组织是我后期从专业队退役后知道自己的种种不足,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那种渴望得到更多知识促使我现在的写作水平不再像是写流水账一样,也造就了我现在再去教导别人不需要一次次的示范,而是只需要让ta看到动作,让ta感觉到动作的存在,在告诉ta理论与动作的实用,看到别人懂自己的意思,那种感觉真的很欣慰。

《功夫少林》中的功夫宁可失传也绝不外传为什么?

在纪录片《功夫少林》秘籍那一集,有一些传统武师抱着宁可失传也绝不外传,这是为什么?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与一些历史有渊源关系?秘籍那一集在纪录片《功...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8 个回复 • 21634 次浏览 • 2016-05-22 23:44

和式太极拳出功夫的单操是什么?原理和练习目标是什么?

比如陈式的拳一般是用相应的单操找缠丝劲,吴式是走神意,形意拳是劈拳为基本功找合和像远方劈的感觉,八卦掌是走趟泥步。说的可能不够准确。不过大体意思是这个。这里想问...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5 个回复 • 3073 次浏览 • 2015-11-27 12:01

会武术(功夫)是怎样的感觉?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0 个回复 • 516507 次浏览 • 2015-09-03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