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or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

互联网金融公司逾期率高到低是谁的锅。

二手车融资租赁产品,逾期率高于行业标准,一线的业务和风控到低谁该背锅?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4 个回复 • 10536 次浏览 • 2016-12-05 19:53

企业贷款用来购买生产设备,贷款风险是否就一定相对流动资金贷款要小?

如题,购买新生产设备这种发展性的贷款(区別于流贷或回租赁等补充企业流动性的贷款),是否风险就一定小呢? …………………………………………… 本题目的重点肯定不是...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9 个回复 • 16128 次浏览 • 2015-05-26 21:45

条新动态, 点击查看
随@tuye1234而来。
我的风险总监在评审中反复在强调这样一句话:“所有的企业都倒在扩张期”。虽然抛开背景与环境,这样的判断未免过于武断,但放在银行信贷的视角,又会变得非常有意义——
商业银行在授信客户的准入上通常是较为审慎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一定的资产与... 显示全部 »
随@tuye1234而来。
我的风险总监在评审中反复在强调这样一句话:“所有的企业都倒在扩张期”。虽然抛开背景与环境,这样的判断未免过于武断,但放在银行信贷的视角,又会变得非常有意义——
商业银行在授信客户的准入上通常是较为审慎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一定的资产与资本金规模、多期的经营及盈利成果、良好的过往融资纪录等。另一方面根据贷款新规的核心要求,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就要求授信客户必须有至少可以自圆其说的资金缺口。整理一下上面的条件,就会发现银行在引入客户的选择上本就青睐那些经营稳健又处于扩张阶段的企业。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客户偏好,所以说作为银行人一再看到企业因扩张而倒下,并不奇怪。
企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扩大生产这件事对于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往往是被动的。而主动扩张是机遇,却更像是陷阱。说到这里举两个最近一两个月刚刚看过的业务做例子吧。
A. 一家民营复合板生产企业,为若干国内知名品牌做代工,老板名下按产品条线分立多个执照的销售加总在一起,规模接近10亿元,报表利润亿元以上。通过侧面了解,老板也的确具备一定的“个人实力”。企业申请2000万贷款新增设备,似乎不成问题。但是深入分析,首先受制于下游品牌客户的强势地位,企业每年都面临新增产能、更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压力,账期也在不断延长,借款人承担着巨大的成本转嫁;另一方面中低端市场充满低质仿冒,这家企业不得不增设低端产品线以维持市场份额。结合其他原因,并没有通过这笔业务申请,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企业收入及利润足够以自有资金支持新增产能。
然而接下来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企业变换融资主体、压缩额度并提供专业机构担保,再次申请短期流贷。虽然纸面上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但是这样大幅提高成本的申请没办法不引起我的警觉。经过一系列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查,了解到企业资金链问题已不能用紧张来形容,一家月销售数千万的企业,账面可自由支配的资金仅有百万上下!于是新的贷款申请同样被否掉了。现在这家企业仍然有大量的订单和热火朝天的生产,新的设备主体已经到位,据说配套和尾款还在想办法,但是我实在不敢期待他们的明天。
B. 如果说上面那家企业可堪危如累卵,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就已经是鸡飞蛋打了。这是一家做工业气体销售起家的企业,老板从业20多年,在前些年行业下行的时候果断转型天然气,完成了华丽转身。早期接触的时候规范的财会制度、颇具规模的运输团队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谓实实在在投了资产要做出一番事业。企业老板也颇具人格魅力,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一时成为政府、银行、国企央企的座上宾。在一两年前凭借其行业地位与个人实力,与“三桶油”之一达成了天然气项目的合作意向,美好明天指日可待。
诚然个人靠经营攒下数亿身价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但是要拿能源项目又谈何容易?在企业找到我们申请新增贷款的时候,就直言不讳的提示企业——首先垄断项目找民企来分一杯羹,看中的就是资金,个人拿不拿得动,自己要有数;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政策风险突出,其他不确定性也非常多,以他们的实力,不一定熬得过黑夜;最后,也是对于贷款最致命的一点,行业特点导致企业大量资金用于罐车、管道,这些都不是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在我们这里不好贷,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后来了解到客户经理为他们联系了信托,设计了股权回购式信托方案,这算得上非常可行的最优解了,但企业仍然不愿意把利润分出来。这样一拖再拖,至我们业务到期归还时,了解到企业的下游账期已经不能超过2天,收到的票据必须当日贴现。而上周的征信显示,这个企业存量业务已相继逾期,至于项目,更是无人再提。
上面两个例子,一个被动、一个主动,最终的问题都体现在现金流上。正如@瓜口所讲,中长期贷款,或者进一步说——最终投向为固定资产类的贷款,都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风险。回到业务本身。题主这里考察一笔业务的风险,核心还是还款,要的是到期时点借款人账面上有足够的现金保证偿债能力。因此上,除了那些建筑工程或房地产开发类按项目结算的企业,所有业务都应该充分的关注流动性风险,根据结算情况匹配合理的还款方式。企业在扩张期总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愿景,也会有自身的盈亏平衡,老板们总觉得加大先期投入理所应当,但是银行作为(潜在的)债权人,不能脱离企业实际经营的情况。尤其是民营企业,玩得越高级地位就越发不对等,没有政府信用做背景、没有集团爹供血,现金流都是很脆弱的。
回到开头我总监反复告诫的那句话,现在下行周期,所有人都在抱怨环境不好。但是趋于平稳的企业可以减产减贷,搞好节流照样有得赚。而前几年靠债务融资扩张的企业面临还款压力,会表现得更加进退维谷。这就是我对于“总监名言”的解读。并不是如火如荼的经营都是好企业,总监常说的另一句话是:“那些钢厂一直赔钱也不能停工,再怎么赔权益还够他亏的。一旦销售没了银行抽贷,那才真的会死。”

回答了问题 • 2016-12-05 19:53 • 14 个回复 不感兴趣

互联网金融公司逾期率高到低是谁的锅。

赞同来自:

得了,既不是业务背,也不是风控背。风控说不做,老板会听么?业务指标压下来,业务员敢不做么?为什么逾期率那么高,因为现在很多做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就不是真正打算靠这个赚钱的啊。2013年左右开始做互联网金融的,其实很多是放民间贷款做亏了,继续转移坏账业务的人,把自己... 显示全部 »
得了,既不是业务背,也不是风控背。风控说不做,老板会听么?业务指标压下来,业务员敢不做么?为什么逾期率那么高,因为现在很多做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就不是真正打算靠这个赚钱的啊。2013年左右开始做互联网金融的,其实很多是放民间贷款做亏了,继续转移坏账业务的人,把自己坏账的了业务包装一下,就放到网上了,只要能够不断循环贷下去,现金流就不会断。

剩下一批的,天天做着将来称霸互联网金融的宏图伟梦,烧着风投和资金池的钱,业务量和市场覆盖率才是最重要的指标,逾期?只要还在循环贷,就不怕逾期,连大银行都是这么做的,不然你以为为啥银行的坏账率不到3%。你风控管严了,凭什么抢占市场?别人跟你做一样的产品,风控放得比你宽,保证能抢走你的客户,然后拿着可怜兮兮的几万客户,在北上深养着几十号程序员和一帮做风控模型的,每天烧的工资未必比坏账少。

PS:互联网金融不等于网上放贷,还有很多其他业务,不是每个都要和逾期坏账之类的打交道,其次,网上放贷的公司,绝大多数无论从开展这个业务的初衷,还是发展模式,都注定了逾期和坏账居高不下,这个从几年前互联网金融开始火爆时我们风控部就统一意见了,所以这个锅,风控不背。

互联网金融公司逾期率高到低是谁的锅。

二手车融资租赁产品,逾期率高于行业标准,一线的业务和风控到低谁该背锅?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4 个回复 • 10536 次浏览 • 2016-12-05 19:53

企业贷款用来购买生产设备,贷款风险是否就一定相对流动资金贷款要小?

如题,购买新生产设备这种发展性的贷款(区別于流贷或回租赁等补充企业流动性的贷款),是否风险就一定小呢? …………………………………………… 本题目的重点肯定不是...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9 个回复 • 16128 次浏览 • 2015-05-26 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