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掩盖不良贷款的问题? - 诺米粒 - 2024最新贷款口子论坛
登录 or

如何看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掩盖不良贷款的问题?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授信给上千个空壳公司,通过空壳公司新增贷款的方式来掩盖分行的不良贷款率。使得该分行连续多年没有不良贷款。
已邀请:

澜先生 白米Ⅱ级

赞同来自:

我的回答只针对银行业,不针对哪一家机构,我在朋友圈从来不发其他机构负面报道,我觉得说某个同业机构负面很没职业道德。



在银行做合规管理人员,现在这种强监管态势把我们这种曾经养老院的工作推到了风口浪尖,说实话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感觉如果真的较真,处处是坑。以个人角度散散的讲几点。


第一点,一家银行机构出现这种重大违规事件,总行之前肯定是知道的,因为银行里面关系,里里外外千丝万缕,有总行下派或者分行升迁到总行的干部,这种靠壳公司来隐藏不良资产的手段一两亿可能只有领导班子知道,但上千亿肯定是公开的秘密。之所以之前没爆发是因为人家行长在位,能盈利没不良,中国人的规矩,一般没人以个人身份去惹这种势头上升的人,后来强监管这风一来,属地银监局查他一查一个准,之前种种肯定早有耳闻了。



第二点,借壳掩盖不良资产,或者让已经出现逾期或即将出现的企业或个人,借高利贷提前还款,然后再重新放一笔,这种手段爱发生在行长换届前,这种就是典型的给下一任埋雷,我和你交接时没不良,之后出现的和我没关系喽,如果你是接盘领导,一定关注你接盘之前,提前还款的客户,短期内(一般三两天)又新发放相同金额的贷款,或者以分行最高权限分批短期集中发放,这基本是上一任在挖坑。较真的可以实地考察一下,如果空壳的话,就特么质问你的前任,质问完了再特么无可奈何把字签了。。。。。。。。



第三,中国银行业有过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那个跑马圈地的时代,资源是王,业绩能说明一切不能说明的或者不方便说明的,很多分行高管都是支行行长出身,尤其是股份制的支行行长,很多人是个社会人,搞业务荤的素的很有一套,搞金融只会一个搞,但是金融是个啥原理一般没几个能说清楚的,也不太爱弄清楚啥,平时与监管接触骨子里也是不重视监管官员,有种暴发户的感觉,而那些懂经济懂金融业务的技术性人才在这个地方吃不开,一般技术专家级别的人在总行,所以就出现一帮总行的书生管理着一帮分支行的江湖大哥,但是以后这种局面会被强大的监管机构扭转,江湖大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最后补一句,江湖大哥不是贬义,只是历朝历代都是书生治国,武功再高强也要敬畏读书人。

neo anderso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知乎应该把类似的问题合并一下。

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话题没有合并,一样邀请,看过前一个问题回答的,不必看后面浪费时间了。

卧槽,成了吐槽区了。

经济下行,业绩不放松,业绩还要好看,还要严控风险。

你要这,你要那,你还要什么,你咋不上天呢?

这种事情,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里面有问题。

领导不管你那套,你TMD怎么完成业绩,坑蒙拐骗,那是你的事情,我就负责给你施加压力。

这年头,层层抓落实,搞TMD压力传导,压力逐级向下传导。

压力传导,传导到下面,下面没有可以转嫁的渠道,只能什么事情都自己扛。

各种各样的指标、考核。

完不成指标,通不过考核,轻的影响收入,重的准备挪窝。这年头,多数人身上都有房贷,影响收入、挪窝,那TMD是要命啊。

根本不考虑宏观形势。

前两年实体凋敝,金融暴走,现在全线退潮,去杠杆,去产能,加强监管,还要冲业绩,哪TMD那么好冲啊。

下面能怎么办?

只能各种造假。

要么数据造假,要么各种违规——只要能把上面糊弄过去就行。

我不是说这次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事情是业绩考核压出来的,而是说很多基础,包括一部分下层、中层在层层重压之下,或多或少偷偷地做着类似的事情。

更高层真不知道?只要不是空降的,都从基层一步步走过的,就是火箭提拔,也要经历逐级岗位,都是自己干过的事情。

再说,还有的是人打小报告,上面怎么可能不知道?

怎么可能路人皆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大领导不知?

大领导耳聪目明,心里像明镜似的,什么不知道?大领导只要做好三件事:压力传导、业绩好看、自己别承担责任。

我不管你怎么办,必须要让业绩达标,让我给更高层一个交代,而且出事不能有我的责任,其他的你自己把握。这都做不好,你还当什么中层、小头目?

这是上面的普遍想法。

没出事,得过且过,优先提拔,不提拔业绩好看的,难道提拔业绩平平的?

没造假、没违规的不服气,那有什么办法?你当大领导真不知道?只能说自己老实巴交、没有胆子,活该当兵、当小头目,没有当头儿的“贼性”、“匪性”。

领导其实喜欢那些能哄能骗,有“贼性”和“匪性”的下属。没有这样的人,业绩怎么可能好看?他怎么向更上级交代?随身一个拐子一个框,一柱高香一杆枪,能拐就拐能诓就诓,见了上面能烧香,对着下面敢放枪,不怕亏空,鸡鸣狗盗,贼大胆的穆仁智,绝对比老实巴交、谨小慎微、吃苦耐劳、靠汗珠子摔八瓣吃饭的骆驼祥子吃香。不用穆仁智,重用祥子,领导的业绩怎么完成?别忘了,领导身上也有上面传导下来的压力。

反过来,上面爱用什么人,下面什么事就多。造假违规,数字掺水,不止是地方政府的事。

前提是西洋镜别戳穿。

戳穿了,出事了,严肃处理,活该你倒霉。

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再一句话,别看贼吃肉,小心贼挨打。

喝粥不易,全靠演技。除了演技,还看运气。

话题再大点,为什么经济数据造假?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上面要好看,下面要存活。上面要增长10%,要全国第一增速,下面明知是胡说八道,也要想方设法完成,各种造假吹牛B。不然怎么办?

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 两名官员被处分

石嘴山市政府依法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对大武口区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毛峻峰、副站长蔡天明分别给予警告处分,并公开通报。



我不是说这两个被处分的人是好人,而是说,他们这么做,真的没有石嘴山有关领导的责任?那个空气质量的指标要真的好实现,用得着用水雾炮集中喷射环保局大楼?

用水雾炮集中喷射大楼这事,不是只喷了一天吧。上级领导真不知道?不见得吧。

上面不考虑下面实际,要实现一些指标,下面只能造假应付。谁会应付,谁会撒谎,谁当头儿。

没出事,升上去了,当了领导,就可以把锅扔给别人,把压力传导给下面了。

出事了,那是你点儿背。

再说点题外话,中国的发钞权,实践之中,在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手中。 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增加贷款,然后濒临破产,中央开动印钞机买单。 浦发的事情,是否会成为中国近10年以来商业银行业务的转折点呢? 如果以后商业银行都注重合规和风险了,印钞机经济还有的玩吗? 如果不注重合规和风险,人民币还能撑多久?

这年头真话难说。

说点真话,就有人出来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我不反对你做星辰大海的美梦,也不是故意打扰你的美梦。

我就想告诉你,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国金融的雷区早就连成片了,随时可能爆发金融危机?你到时候能不被裁员,能有口饭吃,就是祖宗积德了!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非浦发银行合规人员。了解一些银行隐藏不良贷款的招数,感觉浦发银行隐藏不良的手法可能是银行化解不良的常用招数。拿自己所在的银行说说:
2014年,经济形势下行,一时间总分行工作报告中新常态、三期叠加之类的词语不绝于耳。中小企业客户由于抵抗风险能力较差,很多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分行当年正好回收唯一的不良贷款,成为系统内为数不多的零不良分行。不过,没高兴多久,零不良的不败金身就出现了破碎的危机。下半年,分行某些地市一些中小企业客户开始接二连三出现风险。前期,由于担保公司代偿,还勉强能守住零不良;后来,担保公司代偿得多了也不干了,一些国有的担保公司甚至接到地方政府不准代偿的命令。在第一、第二还款来源均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为了守住金身,分行绞尽脑汁,开了不计其数的碰头会。部门领导也带着客户经理早早到各地去蹲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化解风险。本人也或多或少参与到其中。最后分行采取的方法就是“乾坤大挪移”和“用时间换空间”。具体来说有以下方式:
一是乾坤大挪移,其实就是寻找“接盘侠”。既然借款企业不行,那就找一个金主爸爸来接盘吧。当然,不是随便的阿猫阿狗企业都能勇当接盘侠。充当接盘侠的一般出身都要好,完美的接盘侠最好是国有企业,更具体来说是城投公司。由于银行作为资金主要来源,和政府的关系往往都还可以。前几年,政府大兴土木,靠的都是负债。如果哪个政府不举债搞建设,那绝对是超级异类。政府需要大量资金,银行钱多没好项目放,二者一拍即合。一些城投公司的老总也因为会融资而得到飞快提拔。基于银行和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银行找政府城投公司来接盘就是水到渠成。当然接盘也有不同的姿势。
1. 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城投公司直接通过企业借贷借钱给问题企业,问题企业拿着借款还银行欠款。之所以说这种方法简单粗暴是因为这种做法比浦发银行的做法不够精细且风险较大。城投公司借款给问题企业,本身就要承担很大的偿还风险。企业都还不了银行的钱,当然更有可能还不了城投的钱。如果问题企业有资产还好,如果是一文不值的企业,城投公司很有可能会因此受损。当然,城投公司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这么无私的替银行接盘。一般银行在劝说城投公司接盘时往往会允诺一些好处,这些好处往往和城投公司急需推动的项目相关。比如,同意给城投公司在新项目上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优惠。只要这个优惠幅度带来的好处超过接盘的不良贷款余额,对城投而言就算是划算的。而银行给予客户权限范围内的利率下浮优惠,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2.姿势优雅一点点的呢就是收购问题企业资产。这方法和浦发银行的方法异曲同工,不过浦发银行胆子更肥,给空壳公司授信。相比第一种方式,接盘侠还是那个接盘侠,不过接盘的姿势换成了收购资产。当然,如果问题企业有优质资产,仅仅因为流动性出了问题而还不起贷款,通过寻找买方受让资产化解不良,并不是什么违规的途径。问题就在于,优质的有可处置资产的问题企业太少。这就导致,一些没有可变现资产只有回收无望的应收账款的问题企业也被政府方接盘了。政府方企业受让了问题企业的资产或债权,然后给付对价给问题企业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不良风险完美化解。当然,这背后的风险也不少。首先,国有企业受让民企的资产依法需要履行严格的程序,但这些程序往往都省了,这实际上是违规的。后续,国有企业在审计时,极有可能会被查出问题。我们行后来就遇到过,客户被审计牵连被查的情况。其次,花大价钱受让的资产可能一文不值。最终导致损失后,是否构成国有资产流失也不好说。
上述两种方式目的都一样,就是在接盘侠和问题企业之间搭建债权债务关系,通过引入第三方来还债,第三方的损失通过优惠贷款来弥补。这样的方法,表面上皆大欢喜,银行没有不良,接盘企业可能得到了实惠,问题企业摆脱债务。不过,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却纵容了欠钱不还的企业和应该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公司。他们本来应该承担的责任,被银行给放弃了。民企造的孽,国家接盘了。
二是借新还旧,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换空间。直白点就是,问题企业出现流动性问题后,银行再给你放一笔新贷款,企业拿新贷款先补上旧窟窿。借新还旧并非一定违法,但是大量的出现就不正常。我们行内对借新还旧是严格控制的。一个企业出现了问题,随之而来就会降级,在新增授信方面也会严格控制。对问题企业放贷,甚至用更长期限的贷款覆盖原来一年期的流贷,人为将风险爆发的时间延后。如果在这期间,企业活过来的当然最好,问题是很多企业就死翘翘了。不过,借新还旧最严重的领域确实政府融资平台这一块。毫不夸张,很多城投公司就是靠源源不断的贷款在维持。如果没有新的项目、新的贷款,他们很快就会出现流动性问题,引发政府债务危机。这也就是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拼命找影子银行的重要原因。当前政府极力控制政府负债,很大程度就是为了防止政府债务危机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总之,浦发银行的做法其实并不罕见,很多银行都存在类似问题,究其原因,很多人也都提到,可能主要还是内部考核引起的。银行对分支机构的本息回收率和不良率的考核,使得一些分支机构对零不良有一种近乎变态的迷恋。股份制银行常在河边走,对不良贷款发生并没有太多感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银行或管理人员都能做到这样泰然。部分银行的管理人员遇到不良还是天生的抗拒,最开始想到的不是采取法律途径追偿而是想方设法找其他渠道。这也不能怪他们。一方面,法律措施耗时长,见效慢;另一方面,最终如果执行不回,即便依法核销后还面临追责的问题。所以,很多人为了避免不良,避免追责,主观上是不愿意走正常程序化解不良的。这样的情况至少在我目前所在的银行里普遍存在。不过随着不良贷款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也开始转变。
手机码字,将就看着吧,也没啥干货。

jinning li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去年年底广发行“侨兴债”事件,罚了7.2亿。
今年一月又是浦发,天大的窟窿,一下子就超越了14亿元萝卜章的农行以及30亿元假理财的民生行,这银行业的水是有多深?
再想想几个省市在挤GDP水分,好,假的总归是假的,一个小小分行就敢这么做,全国几百家禁的住这么查吗?
据说超千亿违规授信最后可能会有百亿的实际损失。这4亿多罚款当然是不影响浦发年盈利700亿的客户权益,可是百亿损失呢?要核销的啊!就这么轻描淡写。这还是上海的浦发银行哦!
更卑鄙的是,去年是谁在辟谣啊?浦发银行去年曾否认成都分行受骗贷
浦发银行去年回应腾讯财经称,该行已关注到上述信息,“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该行同时示意,“近年来,受区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我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北京赛车结果记录的贷款逾期情形攀升,我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相关公司当时也发声明,违规获取资金等信息为严重不实内容。






无论是之前刚刚重罚的广发、民生、恒丰还是最新加入阵营的浦发,监管动作总迟于机构内部人公开爆料和媒体报道,换句话说,现在监管当局重罚的都是通过公开渠道举报、爆料或者媒体公开报道的,那些冰川下的看不见的才更可怕。

Kurfurst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既然这位行长授信给上千个空壳公司只是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那这么看责罚是公正的(正直脸































殷浩天 银米Ⅱ级

赞同来自:

[h1]昨天我发的这个答案被一群人踩到了最底下,果然叫不醒装睡的人,以及从来没醒过的人。[/h1][h1]韭菜只能被收割,不能被拯救,几百条评论反复跟我强调:我们只可以被A股和被房地产以及其他什么木头、邮币卡、石头、茶叶收割,但是你支持虚拟货币收割就是大逆不道,扰乱金融秩序![/h1]——————————————————————————————————————
我一直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刚兑金融环境下,银行的信用早就被玩坏了,早就陷入旁氏融资的循环当中去了。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资金空转来制造债务,通过债务创造派生货币,更别说各种表外理财,民间影子银行,债券、信托等等。
这些金融业者,拿着红旗当信用卡,无限透支,借新还旧,搞得传销头子们一拥而上,纷纷玩起各种花样的资金池把戏,各行各业都把“只要不发生挤兑,理论上账面财富可以无限增长”当成了主要盈利渠道。
这时候我真宁愿相信数字货币,而不是那些没节操金融机构凭空创造出来的信用,最后逼着全民加杠杆买房承担。



很惭愧,只是发了3张微小的图,这可是郭主席说的,我帮他再说一遍,应该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中国金融从业者的节操,有时候还不如人家发ico割韭菜的,至少还有未来的应用可以期待。
我相信,再这么下去,红旗的信用会被透支完的。未来大家宁愿把“毛义顺堂”这样的个人信用区块链化,也不会相信这些银行信用了。

烟鬼李牧风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又不是啥新鲜事儿,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个别现象,到这时候才爆出来我觉得有点讽刺,监管在哪里,风控体系在哪里?
举个例子,这个情况就是,兴旺公司借款到期还不上,兴旺实际控制人狗蛋再拿自己控制的另一个空壳公司发达公司,去银行贷了一笔款替兴旺公司还了。这个过程,是狗蛋一个人能完成的?还是狗蛋一厢情愿?
恐怕都不是吧!
但是发达公司的这次借款,在发达公司是一个空壳公司这样的前提下,历经客户经理、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直到分行风控甚至总行风控,又是如何顺顺当当把流程走完的?你要说这个过程中不存在人为操控、不存在灰色交易,恐怕连三岁小孩都不会信吧?

浦发银行在中国的银行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按照过去的说法,四大九小里边,应该能排第七第八?
这个盖子被揭开的后果,竟然是不疼不痒的罚了几笔款,最高也就罚了50万。大爷啊,几百亿的贷款随便抽个水也有几百万进口袋了好不,如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银监会吃枣药丸,估计不出两年就会跟保监会一样被清洗。

风控小能手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说句实话,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听到这样的大案也很震惊。分行一把手最多只能呆四年,成都一把手看报告呆了十年。难以想象是如何手眼通天的关系。而且按他这样的操作,稍微缩减一点头寸就玩不下去了,总行为何怎么多年一直不压缩敞口,让他玩这么久?还有行业投向是怎么过的,减退加固行业年年逐步清退,他如何能维持?所以这样的事注定只能是个案。反正我作为风险部的一员,我是惊呆了,真的是增长了知识。

qlpyzz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个事情出来好一阵子了,关注这个问题也好几天了,但是奇怪的是居然没几个人回答…… 最高赞也只有100多个……这就有点疑惑了。作为银行的逃兵之前也关注过很多银行的问题,关于工作的晋升的什么的,农行大案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一时间也很热门,然而浦发这么大的案子出来后好像还没有在知乎惊起多大的水花,难道大神们都在发酵中,酝酿个大招么……
正好今天也没想到什么别的想写的,顺手答个题,瞎扯几句吧。

五岳剑派,同气连枝

虽然已经不在银行混了,但是作为曾经的银行人,即便只是个一线客户经理,人微言轻,但是在这事上diss同行肯定是不会做的。外人怎么说都好,但是在银行做过业务的应该明白,唇亡齿寒,人人自危。这时候肯定是赶紧自查,洗洗澡出出汗。估计各大银行的总行这两天应该也是下文不停,大家都在忙不迭的检查材料,该检讨检讨该上报上报,未雨绸缪总比秋后问斩的好。
而且呢,那句歇后语说的好,乌鸦站在黑猪上——谁也别说谁黑。你自己有没有问题你自己心里有数……但是别人呢?整个分行呢?所以呢,虽然平时争存款争客户争得是头破血流剑拔弩张,但是友商兄弟行真是受了罚遭了难,难以想象智商在线的业内人士会落井下石。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银行从业人员看浦发成都分行的七宗罪 周末浦发银行的消息传的太广,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瞎凑热闹,搞的好像浦发银行要倒闭了一样,作为一个曾经的银行人给你们... - 雪球题目写的是七宗罪,实际上主要是分析“罪从何来”,篇幅不长,但是里面有很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懂得的人自然懂。
然而问题就是问题,不管心里怎么苦,出了错挨打就得立正。里面的人辩解了半天说了半天其实也只是4个字,”事出有因“。而且这个因还不像之前出过的票据案,私售理财飞单案,都可以归结于个人,私欲,是特例。这个因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结于——大势。不敢说大势已去,但是至少是风头变了吧。银行话题下面稍微敏感点的话题就都匿名,很多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了也没有用。毕竟说了半天为啥犯错误,错误也犯下了不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离开银行好久后,才发现我对于银行一无所知。
哦不,不仅是银行,对于职场我也是一无所知。
或许还可以加上人性……组织……很多很多……
虽然与我不喜交际离群索居的性格有关,但是也得说一句,水太深了,太深了,真的太深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事性质是很恶劣的,但是实质性影响其实不是很大
首先看处罚决定,对王兵才罚50w rmb,这简直是毛毛雨...所以就是是性质恶劣,但是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应该就是通过手段把可能变关注或者不良的变成正常,并不是这些钱早就没了,只是为了考核成绩罢了
其次,这件事其实去年前半年就知道了,但是银监会要调查要出处罚决定肯定要时间的,所以有没有巨大损失从浦发三季度报和年报就能知道了(西部地区营业利润-30e,同比下降-199%)
再次,我老婆是浦发的,去年下半年就我知道的,浦发上海这块,一直在被查,各种银监内审什么的,我老婆部门很多发奖金的事等等都不敢发,还有一些内部迹象涉及到领导讲话和目标什么的不能写的太细,但是总体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
最后,从股票来说的话,周一如果有情绪不好往下砸了然后可以低吸,这算个很好的情绪影响但是没有实质性利空的消息

Leighto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给你们说点干货吧。
那就是商业银行按投行做。

比如一个自然资源型客户可能偿债有问题了分析可能是所处产业链的位置盈利和现金流不行,然后银行说我再给你一笔钱你去收购上下游,做全产业链吧!于是又给一笔授信。但是超越了分行权限,于是就通过拆分的形式贷给关联空壳公司。
前期是这样操作的。
后来加上四川大地震,各种投资进入四川,本来应该早点暴露的风险又让这些企业和银行活了一把。
后期风险暴露,又通过上述思维和手段进行掩盖,可是在经济下行阶段,纸始终包不住火。

水木光华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这个问题知道的不上知乎,或者不会公开说,或许是从事传统金融的要么忙应酬,要么忙业绩去了,但是宣扬边际效用递增的作家和大清药丸比特币赛高的来强答是什么鬼。既然没人愿意多说,就让我这个半吊子老司机来摆几句闲龙门阵。
首先是风险控制和监管的接轨,以前的贷款都是按期限管理的,除开正常的就是一逾双呆,逾期很好理解,超过一定期限还收不回来就是呆滞,确定收不回来就是呆账。2000年后陆续采用通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细化版十级分类换汤不换药),核心就是加强了风险动态管理,强调了第一还款来源是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这一本质。正常就是目前没啥问题,关注就理解成有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次级可疑就是需要动用第二还款来源(保证担保,抵押担保)也会有点不同程度的损失,损失类就是包括法律手段在内所有办法想完也搞不定的。按期限管理的话,贷款没到期,企业都停产了,吊销了,自然人借款人伤残死亡了,也可以算正常的,在严格按五级分类抓核心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反映风险。雷曼兄弟垮了以后,新巴塞尔协议对各项指标要求更高了,特别是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贷款通则》上明确写了银行要遵从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对可能出问题的贷款预先把损失准备在那里,对利润等指标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很少分类成损失,重灾区还是在次级可疑,可左可右的程度能对考核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大规模爆不良,基本上年终考核就不要想了,工资也就准备领个低保吧,如果是领导,那么追求进步的脚步就可以休息一下。由于处置抵押物,接收抵债资产很麻烦,而且这些对银行来说属于非生息资产,银行需要的是放出去现金,收回来现金,喜欢抵东西的叫当铺。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银行为什么怕不良有了一个基础了解。
继续说盖不良的问题,贷款出风险有好几种情况。试想一下,我的前任李二狗放了一笔贷款,然后跳槽了,升职了,换岗了等等,我去接手,之前就知道这笔是王铁蛋的关系,挪去搞房地产了,有风险,但是表面看起来还本付息是正常的,过了两年资金链出问题了,算我的责任还是李二狗的?或者我放了一笔贷款,企业也是正常的,然后移交给张小明,这两年经济环境不好,企业经营不下去了,但是张小明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连企业把资产卖了转移都不知道,最后出现损失责任又是谁的?说起来还是权责利的不对等,褚时健的褚橙和浦发玉溪分行好像搞过活动,离开了褚时健的红塔集团已经从一线变成不知道几线了,银行的人挣着白菜的钱,操着白粉的心,贷款放了,收了一个亿利息,也不会提成个几百万,出了风险,天天背书,收入等各方面都受影响,钱又不是我用的,你问我有什么办法,小猫盖屎啊,少个杯盖怕什么,8个杯子不是有7个盖子么,转起来就都有盖子了。
不良贷款不代表一定就收不回来,损失了,京东方做了十多年,也是去年才盈利的,不良贷款是可以重组的,短时间还不了,不代表一直还不了,可以延个期,连借新账还旧账都可以(不可以以贷收息),但是重组贷款特别是借新还旧属于最后绝招,正常途径的重组会下调五级分类至少半年作为观察期,也会涉及拨备和考核指标,还有就是重组多了,上级会觉得你水平有问题。但是浦发这次这种很少见,就算第三方承接债务,基本上也不会拿空壳,这个不是遮掩,是直接立牌坊。做金融的都是民工,但是也是外表光鲜的,这次浦发的放火烧山之后将就火把拿着就下山抢劫去了。考试作弊也就算了,作弊到门门100分是何必呢?
前几段说了普遍意义上的银行会用各种方法化解不良,逼急了也会掩盖不良的原因。但是具体到浦发成都这次还是很特殊,只能说个案,只能点到为止,或者点都不点,自己去猜。媒体有时候也太标题党,有些直接说的违法发放700多亿不良贷款,这个现在只能算违规,没有按审慎性经营原则来,放一笔贷款出问题就违法,那银行自有不贷款出去了,还有700多亿,损失也没那么大,90年代基金会那么烂,还是有正常企业归还贷款的,按国内现行情况来看,除了国企能贷信用贷款,民企还是要抵押物的,担保的都少,得益于近20年的房产牛市,银行实际上的不良损失不算多,有些接手后租几年,最后处置还挣钱了,资金基本上还是安全的,损失不会跟本金一个数量级。
前几年浦发一直做得比较野,胆子大,这个在成都圈内不算秘密,采用简单粗暴方式也不知道是不是盖二狗和铁蛋的屎,这次处理200来号,对公条线几乎全完蛋,典型窝案了。别的也没什么好说的,要说大案,共和国第一金融大案,应该还是94年农行衡水支行诈骗案,5000万美元的可转让不可撤销备用信用证,200张,当年涉案金额100亿美元,成都的话,还有当年安邦保险几十亿控股资产几千亿的成都农商银行,超级蛇吞象,事情没有最终盖棺定论,不过最近通过报道看风向上应该是要处理的。如果非要好奇刨根问底,找个人了解一下近几年蓉城民间资金市场行情,比如煤矿这些。
扯了那么多,要怎么看?如果你的圈内人,该怎看肯定比我高明,如果你不是圈内人,没必要费那功夫,天这么冷,看个热闹吧。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银监会家法怎么处理我不管。
伪造公章伪造身份这个刑法罪名跑不掉吧?
非法放贷700个亿,知法犯法,巨额金融诈骗这个刑法罪名怎么就套不上?
狱警打死犯人要判刑,
警察刑讯逼供要入狱,
教师打伤学生要判刑,

凭什么金融系统内部人胡作非为,就可以逃避刑法责任?

银监会家法大于国法?
就银行金融业牛B是不?
挣得太多就牛逼到天上了?

往死里整。

小虫老师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我实话实说,这在当前的银行业是极为普通的情况!
1.各级的领导要控制不良率,不良一旦出现就要从当年的银行净利润提取拨备,从而影响机构的考核,县行影响市行,市行影响省行,所有各级的领导其实都是心照不宣的通过转贷或者展期的形式掩盖不良
2.当地的政府干预,作为一级地方政府都不希望辖内的企业都垮了,所以只要银行不抽贷,不让贷款进不良,就不会起诉企业,政府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银行逗比者众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不请自来。先亮明自己的立场。
不DISS同行
就事论事,唯实
基于已有资料的分析+推断


[h1]先把事情的始末看一遍吧,很多的东西有个逻辑顺序。[/h1]

2017年4月5日,一则传言《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
上述称,实际使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资金的7大集团公司”。市场传言出来的第三天,有知情人士透露,浦发总行发文,因到龄退休,免去王兵高级专家职务。此前,浦发已调整了成都分行领导班子

2017年9月30日,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银监会四川省、上海市浦发银行早已成立了“3+1”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处理浦发成都分行腾挪近千亿不良案的后续工作,成都分行已有逾百人被问责处理,资产风险尚可控。同时,为防范此类事件再发,浦发银行启动了全行大轮岗,甚至可能会上升为监管制度。

2018年1月19日晚间,银监会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相关处罚情况进行披露。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 违规操作是为了解决不良。" 一位知情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2016 年总行审计、检查过程中陆续发现,成都分行在化解风险过程中采取了不当方式,可能存在违规行为

财新记者多方了解到,一直以来,成都分行都是 " 零不良 ",但从 2016 年起,成都分行的不良贷款突然 " 冒得非常明显 ",有一个口径是该行不良率一度从 0 升至逾 5%

多位知情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成都分行多以 " 投行 " 模式给这些煤矿企业贷款。" 所谓投行模式,也就是大量的委托贷款、委外投资、表外投资非标等抽屉协议众多的‘准贷款’,经不起检查 ",一位四川资深银行业人士说,浦发成都分行在矿类企业贷款上的利息远高于同业,多走 " 非标 " 通道,缺少真正的担保、抵押等缓释措施,不过也有部分贷款以矿权做质押,但化解较难," 银行拿到矿权也很难处置,没办法开采啊 "。



[h1]从几个维度来讲吧,分别是各个主体的角色,违规的手段,后续影响吧。[/h1]

先讲讲几个主体在其中的角色

[h1]成分:[/h1]
  1. 先从成分开始。脑子好使、灵活、胆子大。成分合作的几个集团公司,全是四川当地的大户,主业多集中在矿产、房地产、综合金融上。其中的L公司,2017年我去调研过(去之前我对当地公司几乎一无所知),当时和重庆的同事详谈该公司的背景。同事一句,在这里,干银行的没人不知道。做银行的人,你们懂得,挖坟很厉害。算是调研了两周,所以大致能感觉出该公司在当地是个什么地位。银行抱大腿,无可厚非。而且,我的直觉是,当地其他银行都不会是傻子,有主菜不吃。
  2. 逆风盘,走非标。多年连续走非标。矿产、房地产、金融,监管多,无论是行里的还是行外的,在这里做业务只能走非标,而且非标的收益并不比标准化业务少,也能快速的带规模。有利润,有规模,你就算是在当地市场有一席之地了。
  3. 这个点是我最佩服的,不多说。

王兵于 2002 年 3 月从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一职出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掌舵已有 15 年

分行一把手,15年,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第一,人事任免制度。各家银行为什么给分行一把手任期,每届不过3-4年,最长不过连着2届。管你多牛,贡献多大。到期都给你挪地方。
第二,长时间位居一把手,而不被人事、审计、内外部举报、敌对干掉,得有多深厚的根基,多大的行内行外利害关系。

对此我只想说





[h1]总行[/h1]
  1. 2016年审计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违规处理不良的问题。
  2. 2017年4月乃至更早的时候,提早部署了成分新班子。
  3. 2017年9月底,专门的工作组和银监、政府在成分的摸排、统排、定性、整改、报告都出了。该整改整改,该处罚处罚。
  4. 之后,启动了全行大轮岗。
以上是个全流程,剩下的我只能说是推演了。其实不难,每年这种事情都很多。

首先,总行必然知道成分在干的活,但肯定不知道体量多大,有多严重。
其次,成分一把手年纪到了(61),总行安排人手接替。接替者发现,事情远超过预想所料的情况。所以,肯定是要求排查摸雷,并汇报总行。这么做,一是保护自己,权利前后交接的同时,不能背锅。二是寻求总行的庇护和支持。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策略还是以时间换空间。在默认前手的做法下,慢慢置换。总行估计也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体量太大,短期内难以化解,只能用这个方法。
然后,舆情爆料比较突然。这个是出乎计划之外了。原来自家人知道,现在满大街的都知道了。
大家都来看你这么处理,要是你处理不重。银监是很乐于帮你处理的。
最后,出来默默道歉。今年金融机构考核,先进,分支行设立,创新业务的发展,都得先掂量掂量了。

[h1]全行大反思,大轮岗,大排查,鼓励行内举报,都会一项一项开展出来。[/h1]

对于此事,银监的态度很有可能是





[h1]四川银监、银监总部[/h1]
  1. 四川银监:呵呵(qnmlgb)。。。
  2. 银监:呵呵(shuang)
  3. 四川银监:。。。算业绩吗?
  4. 银监:。。。(qnmlgb)


说实话,银监够尽力了。每个月报银监的那点东西,能把自己家底拿出来吗。每次整顿、汇报、反馈,有多少水分自己还不知道吗。
四川银监完全不知情,不可能。银行圈子小。每个月大家还开开会吹吹牛逼呢,高层多走动走动,打听消息,也是多多的。现在是真好了。
银监么,哦也!


对了,还有一圈四川的银行小伙伴们。估计也是受此事影响会比较大。





[h1]关于违规的业务[/h1]不良出表:手段很多。多到都写不完。
正常吗,很正常,十个银行十个都这么做。
从宇宙行到地方小城商,一视同仁。
有监管红线,有业绩压力,有经营指标。要吃饭要糊口,要养活人,必须这么做。

那不正常的呢。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就是论事:
  1. 金额太大,大到不敢相信。
  2. 整个分行,诸多部门,参与。参与人数太多。

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

对公条线:到
授信审批:到
信用风险管理:到
同业条线:到
资管条线:到
资产保全部:到
合规部:到
分行审批委员会:到

这么看来,对公、同业、资管、风控、资保、合规,全线崩溃啊,挺NB啊
3. 合规意识淡薄。岂止是淡薄,哪里有半点。

关于这个还是不多说了,但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1. 浦发是家大行。不是所有的分行都如成分,这是一起极个别的事件。
  2. 其他各家与浦发同梯队的,或者更高级别的,是有内控的,而且是总体是不弱的。原则和底线还是有的。
  3. 极个别小的银行,确实,可能也会有如成分的。
  4. 金融监管的风向已经很明显了。其实不是明显,是刀都架在脖子上了。严格,合规,符合银监和国家的导向。你们过去乱来,现在大批的问题留在市场,我一抓一个准。聪明的,自己调整,把问题解决,回归我的目标。不聪明的,市场教育你,我也教育你。
  5. 银行,该给自己复盘了。哪些过去能做,现在不能做了;哪些过去忽视了,现在该好好捡起来。
  6. 银行里做业务,吃饭。唯实而非唯上,这条线,大家也都该想想是不是到时候捡起来了。


[h1]后续影响[/h1]讲几个吧,挺好玩的
  1. 全国各地银行,排面大的。吓得不轻,排查,员工教育,内省,反馈,举报,上报(主动报银监,惊不惊喜),处罚,如火如荼。整风运动开始了。
  2. 各类通道业务、非标业务,理财资金池,今年也是清理的重点。资管的、财富的、同业的、对公的,现在都也是战战兢兢。好几个银行资管和财富的主管、部门经理没人要做,打电话互荐要人。现在是抓住能用的,还看得过去的人,就往上提,管他懂不懂(惊不惊喜)。


最后,大家当着乐子看吧,以后日子会比较难混啊!

Kelvin.Kam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想我当年在pwc做暑期实习时候就是做浦发的case…好死不死主要做的工作就是不良贷款的审核…
和当地客户经理打电话…
个个莫名自信…
自己也没看出什么端倪…
罪过啊罪过啊…

想法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其实这个事就像当年重庆的文强一样,只是查到了成都分行一把手,只是露出来冰山一角,所以我们看的不全面也就不好多评论。反正故事基本轮廓应该是,任务重压力大,就搞了几个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发现效果不错,上级奖励,下级实惠。然后么就是左手右手慢动作重播。。。。主要问题是出在平行机构出了幺蛾子:因为,他们肯定想好了怎么消化利息成本的办法,不可能就是简单的无限增加后续机构的授信。那不成傻子了。他们应该是做成了一个类不良包的东西,然后通过相关机构来运作。可惜那些环节出了问题,坏了卿卿性命啊!

谷子地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很正常的事儿,咋就被处罚了?

1、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以贷还贷”呗!我上班时叫“倒约换据”,这两年叫“风险化解”

2、权且把问题的出现赖在“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上!

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只要认真搞,没有什么KPI搞不挎的企业》

3、问:浦发的内部控制真的不知道吗?浦发总行的业务管理部门不知道吗?浦发总行的领导不知道吗?

不对,他们肯定都知道!

4、我们的文件里也有这样的话

“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目前贷款企业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5、《天天快报》推荐了某个不知名自媒体号推送的一篇文章

我猜文章的作者是蓝润集团的人。

《天天快报》是腾讯网旗下的资讯浏览网站,是腾讯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以用户个人信息,人工智能推荐个性化资讯的网站,为用户真正做到千人千面的资讯浏览体验。

浦发内部通知:本次事件是由境外IP发起的攻击,文中内容虚假不真实。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h1]如何看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掩盖不良贷款的问题?[/h1]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授信给上千个空壳公司,通过空壳公司新增贷款的方式来掩盖分行的不良贷款率。使得该分行连续多年没有不良贷款。
此问题,水太深。一般人说不清,道不明。说的清,道的明,打死都不会说。
只有说说官面的话啰。

浦发银行的行为,是否具有普遍性,这才是这个事件的关键所在。
追查责任人,追查刑事责任,抓一批相关人员十分重要。
但是事件的隐患有多大,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金融业,经历了30年的大发展,遗留的问题很多,需要好好的反思,整顿了,这才是中央2018年反腐重点行业放在金融业的重大意义。
中国金融业,经历疾风暴雨式的整顿,消除中国金融危机的隐患,太有必要了。

专访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_中证网专访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h1]作者:欧阳洁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8-01-23 10:50[/h1]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量的80%以上,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新年伊始,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银监会主席郭树清。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请问为何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列为首要战役?
郭树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全面系统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常的预见力和深邃的洞察力,很早就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7年,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金融管理部门从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三个领域入手,开展了多个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经过共同努力,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内部的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当于在向实体经济多投入的同时少扩张约16万亿元。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因增速大幅下降而少增5万多亿元,银行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总体呈现收缩态势。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处于风险易发多发期,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相当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影子银行存量依然较高,违法违规金融行为还时有发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现象和国际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由此构成的“灰犀牛”和“黑天鹅”隐患威胁着我国的金融稳定。由于金融在经济中具有核心地位,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传染性和危害性非常强。一旦发生大的系统性金融动荡,就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干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达成。因此,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首位,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的体现。
记者:下一步银行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是什么?在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郭树清:根据中央要求,攻坚战的目标是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围绕上述目标,银行业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为此,需要着力降低企业负债率,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继续拆解影子银行;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处置高风险银行业机构;深入整治各种违规金融行为,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活动;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倾向,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整顿隐性债务。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战略目标,也对方法论作出深刻阐述。我们要结合银行业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从全局上进行整体谋划。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必须在保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化解各类金融风险。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切入点。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幕后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公开透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发挥好监管处罚的威慑作用。2017年,银监会共作出3452件行政处罚决定,在全系统形成强监管、严监管的氛围,银行业合规经营意识明显有所提升。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监管部门将如何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郭树清: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2017年,银监会着力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优化服务。全年境内新增贷款13.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万亿元。其中,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涉农贷款和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1%、42.3%、9.6%和15.7%,有力支持了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切实增强了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今年,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联系协调,推动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继续发挥好债委会作用,抓住“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企业降杠杆。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有力支持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和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做实普惠金融,继续改进小微、“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支持脱贫攻坚。积极推广绿色信贷,积极探索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深入整治违规收费行为和官商作风,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记者:党的十九大对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也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银行业改革方向是什么?
郭树清: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银行业的股本结构多元化已基本实现,国有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五大商业银行全部实现整体上市,各类股东遍布海内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中民营资本占比分别达到43%、55%、86%。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规范的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没有同步跟上。既存在股东不作为、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发生了少数股东乱越位、胡作为,随意干预银行正常经营的问题。有的股东甚至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肆意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深化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股权管理和董事会建设。要厘清股权关系,开展股东履约和依法履职情况评估,加强对股东的穿透监管,大力整治隐形股东和股权代持现象。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制度,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机构体系,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通过整治同业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把更多资金以规范形式引导到多层次股本市场和债券市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银监会系统打算怎么干?
郭树清: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银行业系统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队伍头脑。2017年,银监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了严格实行公私分开的意见和履职回避办法,开展了纪律专题教育,进行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集中曝光和专项整治。我们还根据实施情况,修订了监管履职问责办法,加强对监管者的再监督。去年,我们对重大风险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监管履职不尽责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共问责党组织11个,工作人员69人,其中局级干部7人。对更多的相关人员采取了约谈和提醒等批评教育方式。同时,我们也大力提倡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职者免责,鼓励开拓创新、干事创业。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18年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自觉,增强工作本领,锤炼过硬作风。坚持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公正监管、廉洁监管。切实以管党治党的“严紧硬”改变监管工作的“宽松软”,为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人民日报》记者 欧阳洁)

lee john 白米Ⅲ级

赞同来自:

别讲那么多没用的。这样说吧
你们,去年为企业赚的钱,那是去年的。
今年?今年工资和年终看你今年赚了多少。
呐,我来跟你讲你今年什么赚钱什么亏钱。亏多了你下去吧。
怎么?想想去年?不是跟你说了去年赚的钱是去年的了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开什么玩笑?你还是下去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